临床其他
-
- 经鼻内镜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 探讨在鼻内镜下治疗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鼻内镜切除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传统术式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 [详细]
-
- 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 观察护理干预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29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的认知、行为、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干预,3d后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的程度。 [详细]
-
- 下颌骨正中切开外旋径路治疗咽侧壁肿瘤(附2例报告)
- 探讨口咽肿瘤的治疗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方法 采用下颌骨外旋径路切除复发口咽侧壁黏液样皮样癌1例。同期行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咽缺损,切除咽侧壁鳞癌1例,同期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咽缺损。 结果 2例患者口咽创面,颈创面及胸创面均一期愈合,分别随访2年及3年未见复发,患者吞咽及言语功能基本正常。 [详细]
-
- 不同术式治疗鼻窦源性眶内粘液囊肿的临床分析
- 鼻窦源性眶内粘液囊肿是由于鼻窦粘液囊肿突破眶壁而形成的肿瘤样病变,如诊治不及时,可引起眶内感染、眼球移位或视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详细]
-
- 中老年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 观察老年与中年病人应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65岁以上与45岁以下两组开胸或上腹手术病人各20例,手术后用0.125%布比卡因与芬太尼(5μg/ml)混合液PCEA镇痛,单次给药剂量4ml,锁定时间15min。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4... [详细]
-
- 利多卡因氯胺酮合剂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 小儿麻醉多年来一直寻求一种诱导快、术中镇静镇痛完全、易控制、术后清醒快、不躁动的麻醉方法,使小儿手术安全性提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