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其他
-
- 氯胺酮与不同药物配伍应用于不同年龄段小儿眼科的麻醉
- 观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咪唑安定、异丙酚分别用于不同年龄段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各类眼科短小手术病例,年龄1个月~9岁,体重5~30 kg,男114例,女86例。ASA Ⅰ级,无其他全身性先天性疾患。按年龄分为3组,A组:1个月~3岁共62例,用药为氯胺酮+利多卡因;B组:3... [详细]
-
- 依托咪酯诱导全麻经口插管的临床观察
- 目的采用双频指数(BIS)和熵(Entropy)观察全麻中依托咪酯诱导时的镇静、催眠作用。患者BIS降低到50的时间和到气管插管的时间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给予依托咪酯后,达到某一脑电效应的可预测性较差。脑电监测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判断临床麻醉深度。 [详细]
-
- 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食道中段癌手术应激反应抑制的比较
- 探讨食道癌中段手术时,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45~65岁。择期食道癌中段手术病人,随机其中20例采用单纯静脉全麻(G组),其它20例再加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GE组)。 [详细]
-
- 神经外科手术2 552例的麻醉处理经验
- 颅内高压的处理和脑保护 脱水和过度通气是目前较常用的降低颅内压的方法,甘露醇脱水和利尿剂利尿是降低颅内压的首选,但对于坐位手术和颅内压轻度升高者,在手术满意的情况下,可不予脱水,以避免水电紊乱;此外过度的依赖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有可能产生脑组织低灌注,从而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详细]
-
- 复合利多卡因全凭静脉麻醉对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 探讨利多卡因在复合静脉麻醉中的作用及对异丙酚、瑞芬太尼的影响。方法 60例鼓室成形手术的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RL)组,对照组为不复合利多卡因(R)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麻醉时异丙酚、瑞芬太尼的用量,复苏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呼醒时间。 [详细]
-
- 经腹输卵管结扎困难159例分析
- 腹式输卵管结扎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较成熟的绝育方法。目前仍以小切口为主,但部分受术者因炎症粘连或妇科手术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卵管结扎进腹、找管、提管困难甚至有1条或2条输卵管无法结扎,达不到绝育目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