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其他
-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血浆BNP和CT1变化
-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病儿血浆脑钠肽(BNP)、心脏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25例左向右分流CHD病儿和10例正常儿童血浆BNP和CT1水平,观察血浆BNP和CT1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 [详细]
-
-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腰骶痛、月经失调、不孕、局部有触痛结节等为主要特征。世界上首例EM患者是1921年Sampson在尸解中发现的,现已成为妇产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和难... [详细]
-
- “盆腔炎”的中医病名思考与临床论治
- 中医古籍中无“盆腔炎”病名之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在中医女科中的“腹痛”、“带下病”、“产后发热”、“热入血室”、“癥瘕”、“不孕”等病症中。这使“盆腔炎”的中医治疗难以建立规范化的治则和疗效评估标准。女性盆腔附件的炎症与外科概念中体表疮疡、痈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只... [详细]
-
-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瘀血证中近10年临床运用
-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临床上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之近10年研究进展。方法 以中医辨证为基础,对痛经、闭经、崩漏、血瘕及宫外孕等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的总结和归纳。结果 本文所摘12篇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瘀血证相应疾病的临床疗效报道,其总有效率95%以上。结论... [详细]
-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1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临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9例孕囊顺利排出,2例未排出。11例均为药术后清宫时大出血,出血量最少约为800ml,最多约... [详细]
-
- 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探讨
- 目的 探讨临床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分析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总结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64例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疗效显著6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9%。结论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