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其他
-
- BIS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指导异氟烷吸入对麻醉恢复的影响
-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显微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指导异氟烷吸入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行显微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采用标准麻醉诱导,术中以0.8%~3%异氟烷吸入和标准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维持麻醉... [详细]
-
- 输注硫酸镁减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曲马朵用药量
-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硫酸镁与术后PCA镇痛效果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硫酸镁和生理盐水。并对两组间术后VSA分数、术后24 h 曲马朵用量、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镁离子组术后24 h 曲马朵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镇痛效果及不... [详细]
-
- 对于内脏伤害性疼痛传导通路调节的进展
- 对于内脏伤害性疼痛传导通路的调节可以发生在外周神经、脊髓及脊髓以上的部位,且传导通路上存在一系列的药物治疗靶点。然而,目前只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及最新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被证实有抗内脏伤害性疼痛的特性,且只对一部分内脏高敏感的患者有效。因此靶点特异的内脏镇痛治疗亟待发展... [详细]
-
- 嗅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鼻腔结构重塑治疗体会
- 目的 :探讨嗅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重塑鼻腔正常解剖治疗嗅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嗅沟综合征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鼻腔结构重塑。结果:21例嗅沟综合征患者均纠正了鼻腔的异常解剖,改善了鼻腔通气,头痛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鼻腔结构异常是嗅沟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鼻腔结构重塑治疗嗅沟综合征符合鼻腔生理... [详细]
-
- 先天性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的病因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2001年7月收治的13例先天性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经手术治愈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伴有复发性脑膜炎发作,9例表现为脑脊液鼻漏,13例均为全聋,CT检查显示13例均为内耳发育畸形,前庭囊性扩大,经行鼓室探查,1... [详细]
-
- 浅析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发病年龄儿童比成人为多,病变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过程[1]。发病早期如能得到适当处理,则疗效较好 ,如拖延日久则可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不易恢复的病变,严重影响听力或继发感染而化脓,甚至有形成胆脂瘤的可能。有局部炎性递质的释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