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
- 新生儿胃穿孔伴肠旋转不良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总结新生儿胃穿孔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我院诊治的12例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病例,着重将年龄、出生体重、性别、早产、首发症状、穿孔部位、病死率与23例不合并肠旋转不良的胃穿孔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肠旋转不良的新生儿胃穿孔组(NGPM)平均年龄、平均体重、穿孔发生于胃... [详细]
-
- 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我科18例小儿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1例,年龄2~9岁,平均4岁.腹膜后8例,后纵膈6例,肾上腺4例.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14例术前考虑为神经节细胞瘤,2例误诊为神经母细胞瘤,1例误诊为... [详细]
-
- 不同转移潜能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KAI1/CD82的表达
- 目的 以自建的人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细胞(QDDQ-NM1)及原位瘤细胞(QDDQ-NM2)为研究对象探讨KAI1/CD82在不同转移潜能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检测两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KAI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CD82的表达.结果 RT-P... [详细]
-
-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小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消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未经其他治疗、单纯手术切除并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标本,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血管瘤进行分类和分期,抽取增生期与消退期血管瘤各20例,免疫组化检测增生期血管瘤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 [详细]
-
- 外用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目的 评价外用噻吗洛尔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对109例浅表婴幼儿血管瘤根据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89例和观察组20例.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颜色、质地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等.由3名具有临床经验的专科医... [详细]
-
- 胎儿心电监护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意义
- 目的:探究胎儿心电监护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实际意义。方法:收治临床应用胎心监护的分娩产妇共200例,根据其监护评分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异常组产妇其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7分以及新生儿发生疾病的概率相对于评分正常组产妇高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