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自拟排石散治疗老年性泌尿系结石80例

    发表时间:2010-01-20  浏览次数:797次

    自拟排石散治疗老年性泌尿系结石80例作者:蒲威典    作者单位:四川苍溪,苍溪县精神病院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老年性;排石散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多发性、常见性病症。老年性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老年性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病理特点,更易发生本病。寻其病机,典型泌尿系结石多由自身调节功能紊乱,尿路感染、梗阻,而导致代谢产物集积,停留在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而成。排石散是笔者从医30年的经验方[1],由鸡内金150 g,金钱草100 g,海金沙150 g,桂枝50 g,桃仁100 g,扁蓄100 g,瞿麦100 g,茅根50 g,滑石100 g,木通50 g,生地100 g,丹皮100 g,山楂150 g,猪苓150 g,白芍100 g,玄胡150 g组成。本病属中医“石淋”、“砂淋”等范畴;在治疗上虽然已从开放性取石向体外震波碎石发展,但难免对肾功能造成损害,老年性患者受传统观念影响及自身素质制约,大多不能接受,多倾向于中医保守治疗,我院2007年采用排石散治疗老年性泌尿系结石80例,疗效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按就诊次序收集,年龄60~70岁45例,70~80岁25例,81岁以上10例;肾结    石50例,膀胱结石25例,输尿管结石5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7年,以X线摄片、超声确诊为依据。    1.2  治疗方法  用白开水400 ml,口服排石散20 g,每日3次,七天为一疗程,一疗程无效停服,必要时可临时肌注阿托品、杜冷丁。2  结果    2.1  治疗标准  参照文献[2]的治疗标准。治愈:砂石排出,病症消失,以X线摄片,超声检查无结石阴影。好转:以X线摄片,超声检查提示结石阴影缩小,或阴影下移,症状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增加,以X线摄片或超声检查,结石影无变化。    2.2  效果  治愈58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5岁,腰腹痛7年,时发时止,近3天来腹腰痛渐增,痛及少腹,屈伸不利,小腹涩痛,口苦咽干、脉弦,超声提示双肾区0.4~0.6 cm多个强光团影,左肾积水,嘱服排石散5天,痛止,连服2个疗程痊愈。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泌尿系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总称,多伴肾盂积水,结石的形成多由长期脱水、用抗酸药、高尿酸症、草酸盐尿症引起,产生机制虽然尚未明确,但尿中形成的结晶盐类,呈超饱和状态,或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不足,加之自身因素,也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食辛燥、肥甘亦是产生结石的条件,结石一旦形成可直接或间接对机体产生损伤,梗阻、感染,甚至恶变,中医把本病归属为“石淋”、“砂淋”、“血淋”、“腰痛”等范畴[3],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胆关系密切,病机多由湿热蕴结下焦,与尿中沉结之物互结集积而成,或由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水热互结下焦,影响膀胱气化,亦可导致结石的产生。笔者自拟排石散,清热化石,通淋止痛,滋阴利水,活血化瘀,方中重用金钱草、鸡内金清热磨坚,化湿通淋,为本方独特之处,治疗老年性结石,安全、方便,疗效较好。【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彭怀仁.中华名医方剂大全.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  3 张发荣.中医内科学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上一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158例分析
    ↓下一篇:男性泌尿系统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