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606次

      作者:张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工人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髂外静脉;股静脉;并发症

      血液透析临时性深静脉血管通路通常采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置管,各部位留置导管均有其优缺点,而髂外静脉置管作为近年新发展的血管通路,近年渐有不少报告。本文将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病例60例,探讨其应用前景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 年7月至 2010年6月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腹水、过度肥胖及患者兴奋、燥动不配合者。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穿刺操作均由高年资肾内科专科医师进行,穿刺导管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贝康直头双腔导管,2组均采用Sheldinger方法行右侧穿刺。观察组穿刺点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2 cm处,右髂外静脉搏动点内测0.5~1.0 cm处,向后向内上,约与皮肤成50°夹角,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抽吸,见静脉回血后缓慢放入导引钢丝,顺利无阻力放入导引钢丝后退出穿刺针,扩管,置入导管,置管深度约15 cm,接近下腔静脉,以减少再循环[1],再退出钢丝,肝素盐水封管,并缝合固定留置导管。对照组穿刺点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 cm处,右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1.0 cm处,进针角度30°,其余操作同观察组。

      1.2.2 血液透析方法:透析机为瑞典金宝AK200S型号,透析器为Polyflux 6LR,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液透析4 h,肝素用量首剂1 mg/kg,此后8~12 mg/h。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均衡性比较

      2组病例的性别比、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透析有效性比较

      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耗费时间、透析后血肌酐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置管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血流量不足、感染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但血肿形成的发生率高(P<0.05)。

      3 讨论

      髂外静脉起始段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髂外动脉内侧,腹股沟管外环口外侧。由于髂外静脉起始段管腔大、走行直、周围无重要组织器官、穿刺不经过腹腔、可穿刺范围大[2],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理想部位。本组研究显示,其血液透析有效性与采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相仿,可作为血液透析临时性深静脉血管通路。由于其穿刺置管位置在腹股沟韧带之上,与股静脉穿刺比较,患者置管后下肢活动不受影响,导管不易发生折弯,故血流量不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应留置时间亦较长。虽然髂外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技术相对颈内静脉简单,但本组研究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提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中血肿13例,发生率21.67%,除与尿毒症患者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较差、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抗凝剂外,尚与其穿刺部位距体表相对较深,出血后难以压迫止血有关。故操作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解剖位置,注意动作轻巧,尽量避免穿透静脉后壁及误穿动脉,切忌用穿刺粗针多个方向反复试穿,条件允许可在心电监护、超声引导下进行,术后常规行腹部X线片观察导管位置。

      【参考文献】

      1 崔文英.中心静脉导管的规范化操作.中国血液净化,2009,8:106-109.

      2 杨永明.髂外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尝试,中华肾脏病学杂志,1998,14:1-2.

    ↑上一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铁染色在鉴别几种形态相似贫血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