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铁染色在鉴别几种形态相似贫血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613次

      作者:张英波,万树栋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

      [摘 要]骨髓铁染色是评估铁缺乏最实用的方法,储存铁(主要位于骨髓组织,又称外铁)、幼红细胞铁(又称细胞内铁),由于二者可通过染色识别,故被称为可染铁,临床上常被用作鉴别贫血类型,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骨髓铁染色在鉴别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铁粒幼贫血等几种形态相似贫血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铁染色,贫血,应用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一类贫血的总称,包括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贫血等。他们之间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和检验中常提及的问题,由于它们的形态相似,利用血细胞计数仪红细胞各项参数不易将其区别。骨髓铁染色除作为一种常用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外,还可被用做一些贫血的鉴别诊断。以下是我们应用骨髓铁染色鉴别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贫血的体会。

      1 材料来源

      1.1 一般资料 1999年至2006年我院门及住院患者200例,男79例,女121例,年龄12岁~65岁,其中缺铁性贫血145例,慢性感染性贫血42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5例,铁粒幼贫血8例。

      1.2 试剂与玻片处理 20%酸性亚铁氰化钾染液,1%核固红染液。玻片去铁处理,烤干备用。

      1.3 操作 涂片用蒸气固定5 min,玻片上滴满酸性亚铁氰化钾30 min,蒸馏水冲洗,一张作外铁观察,一张用核固红复染作内铁观察。

      1.4 结果判断 骨髓外铁按照文献标准[1],分阴性型、弥漫型、小珠型、球菌型。内铁:百分率,计数100个中、晚幼红细胞,算出铁粒幼红细胞百分率。

      2 结果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贫血,占各类贫血的50%~80%[2],主要是由于铁丢失过多、生理需要量增加、铁吸收过少、饮食中摄入量持续不足和原因不明铁缺乏五大病因引起[3]。明确缺铁性贫血缺铁的检查方法主要为铁染色和血清铁检查,而在临床工作中铁染色被认为是最上佳的方法是评判铁缺乏的金标准,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实用。缺铁性贫血时,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或消失;慢性感染贫血时,由于血浆成分的改变,造成铁运转障碍,表现为外铁正常而内铁减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控制血红蛋白肽链的mRNA量缺乏致使珠蛋白部分肽链在数量上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所致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显著特征为外铁增多的同时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球菌型铁[1];铁粒幼贫血是由于红系的病态造血和铁代谢紊乱,表现为内铁增多的同时环核排列。综上所述:骨髓铁染色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在鉴别几种形态相似贫血中有重要价值,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内、细胞外铁均减少;铁粒幼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属于铁过多性贫血,仅这一条便可与缺铁性贫血鉴别;慢性病性贫血可染铁的基本模式为细胞外铁增加或正常而细胞内铁减少,与其他形态相似贫血也易鉴别。

      参考文献:

      [1] 万树栋,霍笑足.原位溶血的一种反映形式球菌型铁[J].中华血液病杂志,1985,6:740.

      [2] 宋文秀,周振业.贫血基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4:97122,294301.

      [3] 卢兴国,朱蕾,赵兵,等.909例骨髓铁缺乏的血液学异常探讨[J].浙江医学,2003,25:303.

    ↑上一篇: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下一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