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对血液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8  浏览次数:481次

      作者: 柴均霞 作者单位: 255400 山东淄博,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血液检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检验科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检验科在检测项目的多样性及不同的针对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受到临床科室的重视。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在大多数医疗事故案例处理中。检验报告作为证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但对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免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对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1 与临床科室沟通 住院病人标本采集是由护理人员采集,其对采集过程中应掌握哪些要领及注意事项了解多少,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各级临床医护人员除了了解检验科各个项目的临床意义外,更应熟悉检验科对不同项目采集标本的具体要求。如:标本采集前,临床医师在下医嘱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检验前要处于较好休息状态;必须空腹采血的坚持空腹采血;血脂检验要求病人连续3天素食后采集标本;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要求患者停用2天后才能采集标本。使患者明白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让其引起重视,配合做好检验标本采集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2 收集及采集标本时应注意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张冠李戴,以及患者的冒名顶替。(2)静脉采血应采用坐位,因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的分布。如正常人站立时血浆总量比卧位时减少12%左右,血液中直径大于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血浆含量升高5%~15%。常见的指标有血脂、蛋白、酶类等。静脉压的改变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时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多少不等的升高。(3)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min,穿刺成功立即松开止血带,止血带压力过大或止血时间过长会引起检验指标改变。(4)避免溶血:血液抽出后要沿着管壁慢慢注入试管内,抗凝管颠倒混匀动作要轻,防止溶血。(5)采血量:正确选用抗凝剂,注意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血样的质量。血液比例过高时,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块的可能性增加,会阻塞检验仪器,影响一些检验指标。(6)正在输液患者不可同侧采血,采集标本时要检查医嘱的用药情况。(7)正确记录患者采取标本的时间,如糖耐量试验的采血时间要精确。

      1.3 标本及时处理和检测 处理标本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章,认真核对严防张冠李戴。

      1.4 标本需要保存的,根据检测项目不同,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方式进行保存,一般标本保存24h以上。

      2 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2.1 报告方式要规范 手写报告字体应端正,生化报告除了英文缩写还应注明中文名称及正常的参考范围,使人易于看懂。

      2.2 报告单的审核 检验结果经熟练人员审核认为合格后方可发出。审核中发现报告单有问题时,应及时复查或纠正。如漏项未查;检验结果之间互有矛盾;特别异常结果;前后结果相差甚远等。应及时发现及时复查,把差错消灭在实验室内。

      2.3 急诊化验单和结果异常偏离的化验单应及时通知临床 凡属急诊化验者理应优先检验及时报告。异常偏离结果应及时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资料,力求检验结果与临床相符。

      以上是笔者就血液分析前后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因为质量是检验科各项工作的关键,每次检验结果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检验人员自身负责的态度,努力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并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质量第一。

    ↑上一篇:高原地区急性超容血液稀释的临床运用
    ↓下一篇: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认知程度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