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0-11-05  浏览次数:488次

      作者:黄晓群,庞栋 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南宁市中心血站,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实验室制备和应用的简易实用方法。方法 将经确认的高效价抗-HIV阳性血清用小牛血清按1∶1、1∶2、1∶4、1∶8、1∶16、1∶32、1∶64稀释并测定OD值,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结果 20个测定值S/CO值的相关值=1.91,s=0.155,CV=8.1%。结论 实验室自制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可用于监测抗-HIV试验的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

      【关键词】 抗-HIV 质量控制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目前,ELISA是公认的抗-HIV较好的筛选方法[1],在日常抗-HIV检测过程中,要求设空白、阴阳性对照且通过阴阳性对照值计算出临界值(Cut off),据此判断阴阳性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抗-HIV的检测受诸多因素影响,有系统误差(包括试剂盒质量问题、移液器和酶标仪的准确性、水浴箱及环境温度的波动等)和随机误差(加样不准甚至漏加或误加等),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因此,在实验中再加入一个临界值质控血清对实验进行动态质控,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实验质量关键步骤。笔者采用阳性对照血清自制临界血清,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抗-HIV ELISA试剂盒,抗-HIV阳性血清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71201。

      1.1.2 仪器

      美国宝特Bio-Tek ELX800型酶标仪,ELX50自动洗板机,电热三用水箱,德国Eppendorf加样枪。

      1.2 方法

      将高效价抗-HIV阳性血清用小牛血清按1∶1、1∶2、1∶4、1∶8、1∶16、1∶32、1∶64稀释,并测定OD值,以超过试剂盒临界(Cut off)值约1倍的稀释度(1∶16)作为稀释浓度对阳性对照品进行稀释。将稀释好的血清进行分装,每支200μl,注明名称批号置于-20℃冰箱保存,每天检测样品前取一小支融化后充分混匀。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取连续20天,得到20个OD值和Cut off值计算S/CO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将此数据剔除,再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和s。

      2 结果

      2.1 计算20个测定值S/CO值的相关值=1.91,s=0.155,CV=8.1%。

      2.2 绘制质控图

      用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方法,绘制质控图[2]。以S/CO值为纵坐标,以次数或日期为横坐标,建立以为中心线,以(±2s)为警告线(用红线画出),以(±3s)为失控线(用蓝线画出),作出该批次试剂的质控图框架,每天将随患者样本测定的质量控制物结果标在质量控制框架上,将它们连成线即为质量控制图。

      2.3 实验质控的建立

      在每次实验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设定空白、阴、阳性对照孔,将临界值质控血清与实验标本一同测定。实验结束后算出质控血清的S/CO值,在质控图上找到其相应位置,如果该点落在(±2s)范围内,本次实验有效,可发出报告。如果在(±2s)范围外,则认为存在显著性误差,本次实验无效,查找原因后重做本实验。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逐年增加,《中国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3],且艾滋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为防漏检误检建立外部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商品试剂盒内仅配有阳性、阴性对照样品(内部对照)是不够的。为此,建立外部质控(外部对照)以监测本次试验的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及提示样品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检验操作情况十分必要。由于ELISA法灵敏度高,在加样、温育、洗涤、显色读数等步骤中出现任何误差,则可使临界值结果发生较大变化,而同批样本可发生同样的变化,特别是OD值靠近Cut off值或一些处于灰区的样本有可能被错定为假阳性或假阴性[4]。特别要注意向负值偏移的同批样品,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造成漏检。作为血站初筛抗-HIV实验室检测质控的建立,笔者在最佳条件下获得20个OD值,这些值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8.1%,说明该血清具有良好的重复性,(±s)(1.76~2.07)可信区间为68%,(±2s)(1.600~2.220)可信区间为95%,(±3s)(1.445~2.375)可信区间为98%。选择(±2s)作为限定外部对照的可接受范围,落在(±2s)以外的外质控值将认为实验失效。这一质控标准仅对该批试剂是确定的,在改变批号以后必须重新使用该血清制定相应的质控标准。

      【参考文献】

      [1]邹雄.关于免疫学质控问题的讨论[J].中华医学检验学杂志,1992,16(2):218.

      [2]郑怀竞,韩松.临床检验ELISA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53.

      [3]王德文,刘赴平.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1):53-54.

      [4]文进,张斌,吉天鹏,等.ELISA法抗-HIV灰区标本的再检测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21.

    ↑上一篇:血小板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老年急性白血病101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