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双J管置入术在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前期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9-16  浏览次数:978次

    作者: 陶洪飞

     【摘要】  目的  探讨双J管置入术在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中的前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地对32例因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通过前期对患侧输尿管体内置入双J管后肾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6例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明显改善,4例出现并发症而中转为开放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因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通过前期对患侧输尿管体内置入双J管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为后期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双J管;输尿管;肾功能

          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来院就诊时多合并有肾功能的损害,部分患者肾功能已严重受损。现将我院通过双J管置入术对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前期治疗32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02年3月~2004年9月通过双J管置入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损害32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平均(35.4±2.5)岁。输尿管狭窄部位:输尿管肾盂连接处25例,中段1例,下段6例,其中单侧27例,双侧5例。狭窄原因:先天性狭窄23例(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20例,巨输尿管症3例),结肠肿瘤压迫1例,输尿管结石治疗后并发狭窄8例(ESWL治疗后合并狭窄7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合并狭窄1例)。病程1.2~38年,平均(32±1.8)年。临床表现有腰背酸痛21例(65.7%),合并血尿4例(12.5%),无症状11例(34.3%)。肾功能:血Cr≤2mg/dl,BUN≤25mg/dl者27例(84.4%),血Cr>2mg/dl,BUN>25mg/dl者5例(15.6%)。

        1.2  治疗方法  我们通过膀胱镜,在泥鳅导丝的引导下,使用推杆,将F5~7双J管置入患侧输尿管内,两端分别留置在肾盂和膀胱内,从而达到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改善肾功能的目的。部分输尿管狭窄较为严重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硬性扩张术。所治32例患者中28例获得成功,留管时间1~3个月。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者26例(81.3%),无明显改善者2例(6.3%),术中置管时导致输尿管穿孔而中转为开放手术2例(6.3%),术后并发出血1例(3.13%),肾脓肿1例(3.13%)分别于置管后第2天和第5天接受手术治疗。

        3  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J管作为一种内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疾病的治疗中。但是,就目前双J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来讲,也主要是处于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措施,具体体现在各种治疗措施之后从安全角度考虑而放置双J管。例如,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开放性输尿管手术术后等放置双J管。杨世强等通过逆行插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曾有报道[1],我们通过长期观察并结合双J管自身的特性,开创性地将双J管置入术引入因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前期治疗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1  与传统方式的比较  对于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经皮肾造瘘、体外引流,以期达到通畅引流,改善肾功能的目的。患者创伤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如出血,感染,损伤临近脏器等;且护理困难,常会有凝血块堵塞造瘘管的现象;患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较重。同时,也为Ⅱ期手术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我们通过双J管置入术的应用,患者痛苦小,创伤小,易于接受,术后观察1~2天即可出院休养;该技术为微创操作,其设计巧妙,降低了技术难度,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为Ⅱ期手术赢得时间,创造有利条件;术后并发症少,无须特殊护理。

        3.2  有关技术要点  由于此操作技术性较强,对实施操作者有一定的要求。(1)术者要有一定的泌尿外科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内窥镜的使用,并在上级医师地指导下实施操作。(2)对于输尿管狭窄明显,置管困难的患者,可在做好开放手术准备的同时,用输尿管镜试行扩张狭窄段。尽量避免因输尿管扭曲,视野不清而强行反复上镜,从而导致输尿管穿孔,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3)在输尿管镜试行扩张狭窄段时,建议使用脉冲式水流,从而可以避免持续高压水流对肾脏造成的损害。(4)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发生严重的泌尿系感染[3]。同时,操作要轻柔,必要时实施硬膜外麻醉。

        3.3  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要求引流管通畅,术后选择有效的、肾毒性低的抗生素使用。(2)术中副损伤:如输尿管穿孔,断裂等。如置管成功,则保留双J管通畅引流;如置管失败,则中转为开放手术,行肾造瘘,肾周引流。(3)双J管移位、打结、断管:经皮肾造口取出法和输尿管镜取出法要求较好的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不适于在基层医院采用。应用输尿管套石篮及输尿管扩张囊通过逆行插管拖出法,简单易行,只需膀胱镜及一般插管技术即可,较易掌握。有条件者可试用输尿管镜。上述方法失败时可采用手术取出[4]。(4)其他:如梗阻、钙化、出血等。对症处理,必要时可考虑换管。

        【参考文献】

        1  杨世强,范玉玲,周文辉,等. 逆行插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22例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2):64-66.

        2  王永忠,苏广武,刘建平. 3例输尿管镜治疗中发生输尿管断裂的原因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4:251-251.

        3  Eschwege P,Blanchet P,Alexandre L,et al.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use of double J stents. Transplant Proc,1996,28:2833-2834.

        4  张建国,仲少文,王艳丽,等. 双J管移位的处理.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5):235-235.

    ↑上一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诊断与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