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疏血通治疗慢性缺血性肠病2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1246次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 oliseases)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肠壁缺氧缺血而造成的肠道损害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缺血性肠病(AIBO)与慢性缺血性肠病(CIBO)。其中慢性缺血性肠病比较少见,一般好发于老年人与有缺血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相关研究显示,IBO的发病率占住院患者总人数的0.1%左右[1],其中CIBO占绝大多数,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就我科2011年2月开始收治的2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予以疏血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定在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的缺血性肠病患者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62.4岁,病程4 h~3 d。其中肠镜结合彩超确诊34例,经CT确诊6例。40例患者中23例以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至院就诊,7例患者腹痛合并呕吐腹泻来诊,10例以腹痛合并便血来诊。4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无相关疾病8例。把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在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病的基础上,给予补液、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共14 d。治疗组:给以疏血通注射液8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 d。 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粪常规、肠镜结果,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

    1.3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粪检查正常,肠镜复查正常,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停药观察1周内无复发;有效:症状基本已消失,粪常规正常,肠黏膜无充血水肿,溃疡糜烂面积减少,D-二聚体水平下降;无效:症状、粪常规、肠镜以及病理检查无改善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总有效率=[(有效+治愈)/例数]

    1.4统计学处理: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评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有效+治愈)/例数%](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D-二聚体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无效有效治愈总有效率(%)对照组20106450治疗组2011189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x±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809.31±43.84529.31±38.74①治疗组806.73±46.72129.31±23.84①②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1

    2.2安全评价:其中治疗组患者有个别出现一过性头晕,除此之外外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第1周和第2周复查肝肾功能,提示无明显损害,说明此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安全性。

    3讨论

    缺血性肠病(IBO)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缺氧、缺血所造成的肠道损害性疾病总称。这些年,随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缺血性肠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临床上把IBO分为急性缺血性肠病和慢性缺血性肠病两类。急性缺血性肠病(AIBO)多因肠系膜动静脉栓塞血栓形成以及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两大原因造成,须行手术治疗;而慢性缺血性肠病(CIBO)多由各种长期缺血、炎性反应、水肿等原因引起,大多行内科保守治疗。临床上慢性缺血性肠病须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相鉴别,误诊率颇高,需引起广大临床医师警惕。CIBO大多以腹胀腹痛、便血和腹部压痛等临床表现为其主要特征[2],轻度患者者表现为腹部绞痛以及局部缺血性的肠炎,重度者患者则可发生肠穿孔、坏疽甚至是急性肠梗死,则仍须手术治疗。目前,虽然DSA是诊断缺血性肠炎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性的特点,并非是缺血性肠病的首选检查手段。临床上还需结合CT、CTA、MRA等无创检查和肠镜检查排除相关疾病。随着肠镜技术、血管造影技术、CT、MRI等影像新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该病诊断率也在逐渐增高。

    疏血通注射剂是从众多活血通脉中药萃取的复方制剂,蚓激酶和水蛭素是其两个最主要的成分。注射剂中的水蛭素和人体凝血酶结合,从而阻断纤维蛋白原的活性,来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并能够间接激活纤溶系统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注射剂中的蚓激酶则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血凝块与纤维蛋白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从而发挥抗凝、促纤溶作用[3-4]。有药理研究显示,疏血通注射剂可以有效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加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代谢、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并且能够扩张小血管从而增加肠道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肠道缺血状况,其特别对肠系膜栓塞以及血栓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肠病疗效确切、显著。此外疏血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肠道细胞膜的作用。

    本组研究显示治疗组予以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肠病14天,总有效率95%,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D-二聚体下降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有个别出现一过性头晕,除此之外外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第1周和第2周复查肝肾功能,提示无明显损害,说明此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疏血通可以改善肠道缺血、疏通血管栓塞、预防血栓,对于缺血性肠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

    4参考文献

    [1]Stamatakos M,Stefanki C,Mastrokalos D,et al.Mesentericischemia:still adeadly puzzle for the medical community[J]. TohokoJ Exp Med,2008,216(3):197.

    [2]楼国舂,杜勤,董向毅,等缺血性肠病l7例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49.

    [3]沙建慧,杨中万,夏文春.水蛭注射液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影响明[J].中成药,2002,24(3):198.

    [4]张璇,肖兵.疏血通注射液抗栓溶栓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0(24):1950.

    [收稿日期:2014-03-24编校:王丽娜]

    ↑上一篇:沈阳地区中青年脂肪肝与其腰臀比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