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881次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腹腔镜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症有所下降,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带来的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高,需要在临床得到重视[1]。以医源性损伤较为多见,其发生率约为0.3% ~0.5%,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处理困难,也影响了治疗效果[2-3]。笔者具体探讨了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500例,其中男800例,女700例;年龄40~79岁,平均(66.55±2.11)岁。急症手术200例,择期手术1300例。疾病类型:慢性胆囊炎800例,萎缩性胆囊炎400例,其他300例。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疼痛、发热等病史,病程6个月~15年,平均(3.56±0.44)年。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采用标准的四戳孔法,建立气腹,细心解剖胆囊三角和胆囊颈部淋巴结,避免过多的向肝外胆管方向解剖,取出胆囊后细致辨认有无其他胆管开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预后,主要是胆管损伤情况及其预防处理预后。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管损伤情况:1500例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2例,发病率为0.8%,其中机械伤8例,热灼伤4例。损伤部位:右肝管6例,右副肝管2例,肝总管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

    2.2 对症处理预后:胆管损伤患者均及时转开腹治疗,其中肝管空肠吻合术8例,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4例。经造影证实胆道通畅、无胆管狭窄后拔管。随访6个月~1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众所周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4]。在胆管损伤中,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失误,比如将胆总管或肝总管误认为胆囊管予以切断结扎;胆囊管极短,术中若未能识别则可能造成损伤;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炎性反应,可使胆囊壁增厚硬化,炎性反应水肿处分离时易出血,也增加了胆管损伤的几率[5]。本组资料中1500例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2例,发病率为08%,其中机械伤8例,热灼伤4例。损伤部位:右肝管6例,右副肝管2例,肝总管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在胆管损伤的预防中,要合理方便显露胆囊三角;待胆囊管显露后再处理胆囊管内侧,避免误伤胆管;术后仔细解剖胆囊,及时发现胆管损伤;胆囊管的离断尽量无张力。因胆囊摘除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导致的胆管损伤已逐渐成 ·2384· 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为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胆管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目前临床胆管修补的方法不理想,通常会引起疾病复发,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处理中,肝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金标准,但其长期预后效果及术中间置肠绊的选用指征尚不清楚[6]。一旦出现胆管损伤,应尽早明确分型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胆管壁缺损过大可行带血管蒂组织修补-T管支撑;伤口长度05cm或局部有明显炎性反应粘连时应行T管支撑;精确的黏膜对黏膜缝合,可行间断外翻或连续缝合[7]。本组资料中采用肝管空肠吻合术8例,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4例。经造影证实胆道通畅、无胆管狭窄后拔管。随访6个月~1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被公认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标准,但是要积极进行胆管损伤的预防。

    4 参考文献

    [1] 段建平,廖宣明,梅建明,等.胆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7):547.

    [2] 林擎天.胆总管末端穿通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4):223.

    [3] 林擎天,郑 起.实用肝胆胰脾手术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5-116.

    [4] 刘 哲,段卫东,刘永雄.医源性胆管损伤致伤机制与分类初探[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3):161.[5]PhilipRR,IreneG,OlivierRB,eta1.Referralpatternandtimingofrepairareriskfactorsforcomplicationsafterreconstruc tivesurgeryforbileductinjury[J].AnnalsofSurgery,2007,245(5):763.

    [6] 赵青川,双剑博,张 鹏,等.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8,7(1):19.

    [7] 张红卫,陈亚进,王 捷.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1):4.

    [收稿日期:2013-12-11 编校:徐强]

    ↑上一篇:社会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下一篇:肠坏死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