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28  浏览次数:708次

      作者:蒋小猛,于亚杰,孔梅,王晓燕,王银环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吉林省梅河口市爱民医院消化科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米替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入选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给予阿米替林12.5 mg,安慰剂组每晚给予维生素C 50 mg,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症状全部都有改善,症状平均分从2.9分降为0.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7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olerance of lowdose amitripty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o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ethods 6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amitriptyline group(taking amitriptyline 12.5mg/d) and the placebo group(taking vitamin C 50ng/d).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advers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6week treatment.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therapeutic course. The patients’symptom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the mean number of symptom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9 to 0.8 in amitriptyline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9%,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mitriptyline group and placebo group(P<0.05). But the adverse effects were similar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Lowdose amitriptyline may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diarrho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with well tolerance.

      【Key word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mitriptyline;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中,腹泻型IBS最为多见,约占2/3[1],因此对该型的有效治疗更为重要。有研究证实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有效[2,3],但既往多采用大剂量阿米替林(50~100 mg/d)。本研究采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以观察其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消化内科门诊病例64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1.2 入选标准

      (1)年龄>18岁,性别不限,志愿参加。(2)IBS定义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即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月至少有3 d具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有下列症状中的2个或以上: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最近3个月症状发作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腹泻型IBS诊断标准: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占大便量≥25%,硬便或块状便占大便量<25%[4]。(3)所有患者均做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肝胆胰脾B型超声、结肠镜或消化道钡餐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1.3 排除标准

      (1)消瘦史(最近半年内体重下降>10%);(2)有夜间症状;(3)有消化道出血史;(4)有结肠癌家族史;(5)有腹部手术史;(6)入选前2周,服用了解痉剂、微生态制剂、抗生素、胃肠动力药等药物。

      1.4 终止试验及病例剔除标准

      (1)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者;(2)未按试验方案治疗;(3)病情恶化需住院。

      1.5 试验方法

      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 12.5 mg(25 mg/片),每晚睡前顿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维生素C片) 50 mg(100 mg/片),每晚睡前顿服,安慰剂外观和阿米替林相同。受试者每日对自我症状进行评分,包括腹痛、腹胀不适、解粘液便、排便不尽感、解稀便及腹泻(排便>3次/d),每出现1项记1分,总分0~6分。病情严重度分级如下:轻度,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度,部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重度,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专科医生于治疗开始(0周)、治疗第6周对受试者进行评估,记录症状变化,计算症状平均分及药物不良反应。

      1.6 疗效评定

      显效:所有症状均消失,症状评分0分;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改善,症状评分至少减少2分;无效: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症状评分减少≤1分。

      1.7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前症状平均分对照组为2.6分,治疗组为2.9分,治疗后对照组为1.7分,治疗组为0.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胀不适,治疗后,2组症状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的程度和数量方面效果更佳,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评分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3 2组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多出现在治疗的最初2周,经安慰和解释后,患者都能耐受,随治疗的延长,不良反应逐渐消失,没有患者因为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见表4。

      表4 2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略)

      3 讨论

      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我国患病率约7.26%[5],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不断求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针对IBS的治疗药物有很多,其中三环类抗抑郁药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腹泻型IBS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肠道蠕动和转运加速,肠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餐后空肠收缩频率增加,而收缩幅度正常,内脏敏感性增强。研究证实抗抑郁药可改变胃肠动力,缩短口直肠转运时间,改变内脏敏感性,促进脑肠轴功能恢复,从而在腹泻型IBS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此外,IBS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这些症状会加剧IBS患者的消化系统表现,抗抑郁药具有镇静、抗抑郁和安眠作用,从而有助于减轻IBS患者的心理学症状。大脑扣带回前部皮层异常活动导致IBS患者痛觉调控异常,三环类抗抑郁药可通过中枢性疼痛调控作用来改善IBS患者的痛觉障碍,抗抑郁药对IBS的疗效是不依赖其剂量的,低剂量的抗抑郁药对痛觉和神经的调节作用要强于其抗抑郁作用[6]。

      阿米替林是经典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抗胆碱作用虽然仅为阿托品的5%,但在目前抗抑郁药中却最强。其抗胆碱作用可减少IBS患者胃肠运动,从而减少腹泻次数,抑制肠蠕动,改善肠痉挛等不适症状,对腹泻型IBS患者有较好疗效。Morgan等[7]发现在用阿米替林治疗IBS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不随腹痛的改善而改善,提示阿米替林对IBS的治疗不依赖其抗抑郁作用,可能和其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有关。既往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阿米替林对IBS治疗的有效性[2,3],但剂量多偏大(50~100 mg/d)。本研究使用了小剂量(12.5 mg/d)阿米替林,观察到患者的症状呈每周下降趋势,在治疗6周后有显著改善,总体症状平均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达到71.9%,提示小剂量阿米替林对IBS患者仍然有效,但治疗时间要长,至少6周。有38.1%的患者无效,也反映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IBS完全有效,提示临床医生为提高IBS疗效,需联合用药。由于使用了小剂量的阿米替林,药物的不良反应非常轻微,经过安慰和解释,患者都能耐受,没有一例因为不良反应退出试验。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腹痛、腹胀和水样便的缓解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别,总有效率约为40.6%,这种现象可能和IBS患者具有的安慰剂效应有关[8]。这种效应的产生机制部分可能由内源性脑啡肽介导,但是在中-重度IBS患者,安慰剂效应作用弱,需要联合药物治疗[9]。

      总之,小剂量阿米替林因其独特的生物学作用在治疗腹泻型IBS患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价格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当然,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确定疗效。

      【参考文献】

      1 姚欣,杨云生,赵卡冰,等.罗马Ⅲ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563566.

      2 王新钊,张鹏,申民强,等.阿米替林配合放松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实用医药杂志,2008,25:284285.

      3 申遂科,马巧莲.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症75例疗效观察.医药产业资讯,2006,3:1920.

      4 杨景林.功能性胃肠病和罗马Ⅲ标准解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消化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311.

      5 王东波.星状神经节阻滞加曲美布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河北医药,2009,31:1231.

      6 Halpert A,Dalton CB,Diamant NE,et al. Clinical response to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in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is not related to dosage. Am J Gastroenterol,2005,100:664671.

      7 Morgan V,Pickens D,Gautam S,et al. Amitriptyline reduces rectal pain related activation of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ut,2005,54:601607.

      8 Dorn SD,Kaptchuk TJ,Park JB,et al. A metaanalysis of the placebo response 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rial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7,19:630637.

      9 Spiller R. Pharmacotherapy: nonserotonergic mechanisms. Gut,2002,51:8790.

    ↑上一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下一篇:生长抑素应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