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药物治疗56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04  浏览次数:566次

      作者:董自状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欢墩镇卫生院,江苏 连云港 222133

      【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用药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把经过临床理化检查确诊的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运用多潘立酮和雷尼替丁。二组运用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疗效分别为78.57 %,96.43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观察4周,两组患者复发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物的联合运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但停药后易复发,应连续维持用药8月以上。

      【关键词】 药物选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疾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慢性损伤,临床以烧心、反酸、反胃和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对于药物的选择搭配与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为此做一前瞻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2007年~2009年诊治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男21例,女35例,以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平分,男女比例、年龄、病程的时间长短均不考虑。

      1.2 入选标准:①一般以社区内患者为主,以便于联系、复查,自愿配合研究工作,在研究期间可能因某种原因不能接受随访的除外。②在此研究前1~2接受过抑酸药物和促进胃肠动力药治疗的除外。③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本治疗药物过敏及哺乳期妇女除外[2-4]。

      1.3 诊断方法与标准:本组患者都以胃镜检查诊断结果为标准,采用洛杉矶分级法: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 m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 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级: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 %的食管周径;D级:黏膜破损融合,达到75 %的食管周径[1]。

      1.4 用药情况:一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10 mg/片),服用剂量10 mg,每天早、中、晚饭前15~30 min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口服。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饭前15~30 min服用。西沙必利20 mg,4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

      1.5 疗效评价:按照诊断标准方案,治疗8周后复查胃镜,评估反流性食管炎治愈率,主要评价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内镜检查的客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以寻求本病的治疗最佳药物和治疗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于停药后4周进行内镜复查,两组患者复发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ER)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影响着各组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多年来全球经久不息的研究热点。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以内镜检查为金标准,优点是方便、直观。那么,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在药物的选择与临床疗效上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我们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从治疗的结果看:运用质子泵抑制剂加西沙必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加H2受体拮抗剂。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壁细胞膜中质子泵H+-K+-ATP酶抑制剂,能有效、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3-5]。本组患者的疗效也同样得到证实。但停药后4周,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与使用多潘立酮加H2受体拮抗剂复发率相似,这就说明其远期效应不一定占明显优势。或因采取的样本少,不足以下任何工稳的结论。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疾病有好转后,还应加强延时治疗。有食管炎并发性反应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两种方案的药物均可以,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患者待病情好转或稳定后可采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维持。在疾病的治疗或维持时,更应该对患者的随访复查,特别是对Barrett食管者的随访,重点是早期识别异型增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应及时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375.

      2 申红云.奥美拉唑等药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5(13):31.

      3 CarswellCl,GoaKL.Rabeprazle:an update of its use in acidrelated diso -rders[J].Drugs,2001,61:2327-2356.

      4 李美琳.常见胃肠动力疾病的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2005,34(4):280.

      5 遇苏宁,张三奇,杨春娥.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9):680.

    ↑上一篇: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相关性探讨
    ↓下一篇:胃镜下上消化道出血206例病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