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六味安消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1-21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杜文贞1,于天霞2  作者单位:1.烟台万华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2.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目的初步探讨六味安消胶囊(邦消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46例FD患者,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餐前、餐后胃电图的检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检测餐前、餐后胃电图的变化。结果: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主频、主功率显著增加(P<0.05);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N%)显著增多(P<0.01),胃动过缓百分比(B%)、胃动过速百分比(T%)显著减少(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增强胃肌电活动,增加胃电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六味安消胶囊,胃电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经生化、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应用中药治疗FD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但报道多局限于临床疗效的研究,关于中药对FD患者胃肌电活动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通过六味安消胶囊对FD患者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对FD患者的治疗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46例FD患者均来源于消化内科门诊,其入选标准为:符合FD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其症状中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3个症状中至少有2个症状的评分≥2分;年龄在18岁~65岁。本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年龄(48±14)岁,均行B超、胃镜、生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同时检测30例健康人员的胃电图作为对照,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2岁~60岁,平均年龄(46±14)岁。

      1.2 试验方法 已经确诊的FD患者,停服所有可能影响胃肠动力及胃酸分泌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禁饮食12 h行空腹胃电图检测30 min,然后摄入标准餐(80 g方便面,50 g火腿肠,400 ml水),并立即行胃电图检测45 min;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3次/d,3粒/次,餐后服用;服药2周后同样行餐前、餐后胃电图检测并给予症状评分。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3.1 临床症状评分 以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7个症状分别按严重程度计0分~3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症状轻微,需注意才能感觉到;2分:中度,自觉症状明显,但不影响工作生活;3分:重度,自觉症状明显,影响工作生活。按频度计0分~3分,0分:不发作;1分:每周发作1 d~2 d;2分:每周发作3 d~5 d;3分:几乎天天发作或持续。

      1.3.2 胃电图检测 采用丹麦生产的MEDTRONIC多导胃电图监测仪。

      1.4 统计学处理 各试验数据中,计数资料以个体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 在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进行临床症状积分并给予比较,除恶心、呕吐外,各临床症状程度及频度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为(14.28±1.97)分;治疗14天后为(4.36±2.03)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试验组 治疗前与治疗14天后胃电参数进行比较,N%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B%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1),T%与治疗前比较亦明显减少(P<0.01)。餐前主频(DF)、主功率(D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餐后DF、D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餐后主频与餐前主频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FD是指一组病因未明、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症候群,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占消化不良患者的30%~50%[1,2],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0%~40%[3]。FD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大量临床研究证明,FD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电节律紊乱等胃源性因素关系密切,而胃动力障碍的病理生理等改变可能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4,5]。胃肌电活动异常是胃固体排空不良、胃窦运动减弱的一个生理基础。FD患者出现空腹、餐后的胃电节律紊乱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餐后胃电图主波频率的百分率下降[6],对进餐的反应也与正常人不同,餐后DP不增加或增加幅度较小。六味安消胶囊是根据蒙、藏民族验方生产的纯中药制剂,主要由大黄、土木香、山奈、寒水石、诃子、碱花6味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促胃肠动力作用(以土木香、大黄为主),加速胃排空,使胃电活动增强;其主要成分大黄经口服后,致泻的主要成分―结合型蒽甙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到大肠,被细菌酶分解,还原成泻下作用较强的蒽酮或蒽酚,刺激肠黏膜,加快胃排空及促进蠕动,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兴奋肠平滑肌M胆碱受体,支配胃肠平滑肌产生动力[7];胃肠道黏膜保护作用,抑制胃酸生成(诃子中鞣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碱花制酸和胃;寒水石中和胃酸;大黄抑制消化酶);抗菌作用:大黄、土木香等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镇痛:六味中药相辅相成,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肌收缩、加速胃肠内容物运行、润肠泻下及抑菌抗炎等功效[8],能缓解FD症状,达到治疗FD的目的。本试验研究表明,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14天后与治疗前比较,其临床症状如: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下降等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显著减少,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我们在胃电图检测中观察到FD患者餐前、餐后DF、N%均低于健康组,餐后DP亦低于健康组(P<0.05);经口服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后各值均明显增加(P<0.01)。综上所述,六味安消胶囊对缓解和治愈FD症状有显著疗效,能够增加胃电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并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可视为有效的促胃肠动力的中成药,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现代药理探索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及最佳的药物剂量、给药方式,对于FD的临床防治无疑具一定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Stanghellini V.Review article:pain versus discomfort is differentiationclinically useful[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1,15:145149.

      [2] Stanghellini V,Tosetti C,Paternico A,et al.Predominant symptoms identify different subgroup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Am J Gastroenterol,1999,4:20802085.

      [3] 邹多武,许国铭.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33.

      [4]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4445.

      [5] Perri F,Clemente R,Festa V,et al.Patterns of symptom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J].Am J Gastroenterol,1998,3:2 0822 088.

      [6] 张开光,胡运彪,王承党,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胃电图和胃排空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317.

      [7] 张小萍,孙淑君.加味六君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2,43(7):517519.

      [8] 赵红霞,等.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4):233.

    ↑上一篇:三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