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1-08-31  浏览次数:507次

      作者:高萍,张绍刚,陈丽红,卢彪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4医院 干三科,天津

      【摘要】 目的 比较抑酸剂兰索拉唑与黏膜保护剂复方铝酸铋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06—2007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11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35例,女76例,年龄49~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112例)和复方铝酸铋组(99例)。脑梗死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包括阿司匹林75~100 mg/d)。观察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兰索拉唑组6.9%(胃黏膜糜烂5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复方铝酸铋组7.4%(胃黏膜糜烂5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黏膜损伤有关;脑梗死后应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应用抑酸剂预防有同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上消化道出血;抗酸剂;黏膜保护剂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en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cerebral infaction by lansoprazole or compound bismuth aluminate (CBA). Methods A total of 2ll in-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ction from the year of 2006-200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ansoprazole group (n=112) and CBA group (n=99). Besid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d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spirin 75-100 mg/d). The morbidit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cerebral infaction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 morbidit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cerebral infaction was 6.9% in the lansoprazole group and 7.4% in the CBA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morbidit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cerebral infaction may be relative to the serious condi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antiacid agents is of importance equal to gastric mucosal protector for the preven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fter cerebral infaction.

      Key words: cerebral infacti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tiacid agent; gastric mucosal protector

      目前无论预防或治疗脑梗死,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已渐成常规。加之治疗上多同时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及活血化瘀药物等,势必增加脑梗死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对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对胃肠道黏膜损伤作用已经肯定,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未服用NSAIDs患者的3倍[1]。本研究观察了抑酸剂与黏膜保护剂预防脑梗死后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2007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211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35例,女76例,年龄49~85岁,平均(73±12)岁。并随机分为两组:兰索拉唑组(112例)和复方铝酸铋组(99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且起病均在3 h ~3 d 内入院。并除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低剂量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一组给予兰索拉唑15 mg,2次/d 口服,另组给予复方铝酸铋2.6 g,3次/d 口服,均2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呕血及黑便,每日做大便潜血试验,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凝血系统检查等。

      1.3 判断标准 在疗程中凡是出现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以上者,判定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判定为上消化道出血者做胃镜检查进一步确定出血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采用χ2,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4 d 中,兰索拉唑组和复方铝酸铋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6.9%(8/116)和7.4%(7/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病例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表1 两组脑梗死并发上消化出血患者胃镜检查结果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急性缺血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病。过去观察到的应激性溃疡多发生在脑出血、严重的创伤、感染、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我们选择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是因为其同时具有发病时的应激因素和治疗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双重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预后差且死亡率高[3],这可能与脑卒中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和黏液屏障受损而导致了胃黏膜损伤出血[4]。作为降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意外发生率的预防措施,长期服用NSAIDs-小剂量阿司匹林已经成为常规,而NSAIDs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是肯定的[1],有学者证实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发生率可达30.4%[6]。

      有研究显示:在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缺血本身可引起酸分泌,内源性胃酸在加速胃糜烂发展成溃疡或出血中起到重要作用[7],提高胃内pH能够较好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8]。因而早期抗酸治疗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作用。故本组根据“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8]给予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PPI)兰索拉唑和黏膜保护剂复方铝酸铋常规剂量口服进行了比较观察。兰索拉唑可选择性的抑制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而产生强大的抑制酸分泌的作用[9],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有良好效果。而黏膜保护剂在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也有疗效,但研究较少。过去强调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应使用抗酸剂。本研究选择铋制剂的黏膜保护剂复方铝酸铋并与抗酸剂比较,结果显示:抗酸剂与黏膜保护剂通过抑制胃酸杀伤因子和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因素不同的途径,均可达到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其发生率的作用,两者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而中老年患者胃保护性激素减少,胃黏膜更易于受损伤,因此应用黏膜保护剂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更显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铁夫,薄挽澜.加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97-198.

      [2] 章 翔,付洛安,张剑宁,等.脑卒中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3-99.

      [3] Bresatier RS,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and pathophysiology of stress-realated astricmucosal hemorthages[J].Jc Lin Gastroenterol,1991,2:35-42.

      [4] 任 军.急性脑卒中血清胃泌素的变化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6,9(3):62-64.

      [5] Serrano P,Lavas F,Arroyo MT,et al.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onts taking low-dose 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1945-1953.

      [6] 张初民,韩盛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J].中华急救医学杂志,2004,13(3):180-182.

      [7] 萧树东,许国铭,李兆申,等.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J].中华医学杂志,2002,2(14):1000-1001.

      [8] Nakamoto K,wada K,Kitano M,et al.The role of endogenous ac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gastric ulcer induced by ishemia reperfusion in the rat[J].Life Sci,1998,62(4);PL63-69.

      [9] 高 萍,许国铭,李 伟,等.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抑酸效果的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6):367.

    ↑上一篇: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情况分析
    ↓下一篇:312例儿童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