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312例儿童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1-08-31  浏览次数:472次

      作者:王孙尧,杨世炳,贺悦 龚黎明  作者单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杭州 310003  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关键词】 腹 泻 婴幼儿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人类杯状病毒(HuCV)和星状病毒亦是引起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在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肠炎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2006年9月~2008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12例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人类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及星状病毒检测,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312例,男180例,女132例,男女之比为1.36∶1,年龄1个月~5岁,0~5个月40例(12.8%),6~12个月140例(44.9%),13~18个月66例(21.2%),19~24个月48例(15.4%),>24个月18例(5.8%)。发病季节:1~3月68例,4~6月13例,7~9月26例,10~12月205例。均急性起病,大便次数增多,呈黄色水样、蛋花汤样或稀糊状,大便镜检无红细胞、白细胞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大便致病菌培养阴性。

      2 方 法

      均留取粪便标本,置-70℃存放待检。标本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检测A群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及星状病毒抗原。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购自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杯状病毒ELISA试剂盒购自英国DakoCytomation L.td;星状病毒EIA法试剂盒购自试剂盒由德国RBiopharm公司生产。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病毒检出率 312例中共检出病毒199例,检出率63.8%。检出轮状病毒172例(55.1%),占阳性例数的86.4%;杯状病毒22例(7.05%),其中合并轮状病毒感染2例;星状病毒8例(2.56%),其中合并轮状病毒感染1例。

      3.2 不同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 轮状病毒在6月龄~2岁年龄段检出例数最多,达148例,占检出人数的86.05%,见表1。轮状病毒检出率男性组与女性组分别为56.67%、53.0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1 不同年龄组患儿RV病毒检出率例

      3.3 病毒感染与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粪便中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呕吐、发热、脱水发生率高,大便脂肪滴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表2 轮状病毒感染与临床表现例

      4 讨 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1],也是我国秋冬季节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本研究中RV检出率达55.1%,与文献报道的检出率基本一致[2~4]。说明RV也是杭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人类杯状病毒是仅次于轮状病毒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5],广州地区腹泻患儿粪便杯状病毒检出率12.35%[6],也是住院患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7]。本组312例标本中检测出杯状病毒22例,检出率为7.05%,其中有2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有研究认为,杯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脱水程度轻于轮状病毒,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星状病毒虽被较早发现,但其致病作用及地位并未引起重视,国外文献报道,2岁以下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检出率在2.5%~9%之间。国内有关星状病毒感染的报道较少,北京和天津曾用酶免疫法进行星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和18.9%。本研究用酶免疫法检出星状病毒8例,检出率为2.56%,其中有1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较国内其它地方检出率低[8,9],可能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不同人群的遗传、免疫背景的差别可能影响病毒在该地区的感染。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亦是本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且存在着双重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年龄组的RV感染率亦有所不同。国内外研究表明RV感染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6~12月龄为多见。本研究显示,杭州地区<5岁的腹泻患儿中,RV感染率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以6~23月龄段最高,<6月龄及>23月龄的小儿轮状病毒检出率较低,与文献报道一致。年长儿通过以往暴露于轮状病毒并获得循环的轮状病毒抗体,自然感染后年长儿的血清及小肠分泌物中特异性轮状病毒抗体的增加可能是防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6月龄的婴幼儿可因来自母体的免疫力以及初乳和乳汁中所含的非特异性因子提供的某些保护作用而较少发生轮状病毒性腹泻。该结论一方面支持了母体抗体对轮状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提示轮状病毒疫苗的适用对象应为小于2周岁的低龄儿童。

      【参考文献】

      1 LinksFau C,Billaud G,Pinchinat S,et al.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rotavirus diarrhea in day care centers in Lyon,France.Arch Pediatr,2008,(5):2

      2 LópezdeAndr6s A,JiménezGarcía R,CarrascoGarrido P,et al.Hospital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rotavims gastroenteritis in Spain,20012005.BMC Public Health,2008,(8):109

      3 徐 锦,孙家娥,丁 毅,等.2001至2005年上海市1450份住院患儿A组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2):102107

      4 黄 湘,金 玉.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1):1619

      5 Nakagomi T,Correia JB,Nakagomi O,et al.Norovims infec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Recife,Brazil:disease severity is comparable to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Arch Virol,2008,153(5):957960

      6 詹惠春,聂 军,刘 冀,等.广州儿童秋冬腹泻中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967970

      7 刘 冀,戴迎春,姚英民,等.广州市某医院儿童秋冬季腹泻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525528

      8 方肇演,孙亚萍,叶新华,等,中国七个地区1998-2005年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中星状病毒感染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8):673676

      9 唐少文,刘满清,王 斌,等.武汉地区婴幼儿星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6):539

    ↑上一篇: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下一篇:胃镜1322例分析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