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发表时间:2012-11-26  浏览次数:1002次

      作者:夏小红,周代蓉,齐晓红,马兵  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长春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已经超过2 360多万〔1〕。这些老人退休后,人际关系发生很大改变,生活中出现很多空缺,而子女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左右,促使空巢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抑郁症状的发生对老年期常患的其他躯体疾病起到促进作用,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2〕。本文旨在分析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妥善解决空巢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7月至10月期间,分别对长春市朝阳区50例空巢老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空巢老人组男27例,女23例,非空巢老人组男24例,女26例。两组调查对象年龄60~90〔平均(72.4±11.2)〕岁。

      1.2调查工具采用由Brink等创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根据得分情况由低到高分为正常、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3〕,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

      1.3调查方法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由笔者对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方法,并做到知情同意。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书写障碍者由调查者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并代为填写。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

      2结果

      2.1抑郁症状发生率全部受试者中GDS得分≥11分26例,其中空巢老人26例(52%),轻度抑郁18人,中重抑郁8例,非空巢老人3例(6%),均为轻度抑郁,表明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

      2.2空巢老人组不同性别、年龄抑郁的发生率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5,P>0.05),具有可比性。各年龄组之间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χ2=46.77(P<0.001)。见表1。表1不同年龄、性别抑郁症状发生情况

      2.3空巢老人组不同经济、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各组间抑郁症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祖孙同住、与子女关系差、经济状况差、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2。表2不同经济、婚姻状况等与抑郁症状发生的关系

      2.4空巢老人组不同的身心状况者抑郁的发生率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3。表3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

      2.5空巢老人组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的发生率无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盲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4。表4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发生率

      3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异常、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4〕,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本组资料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再次证明抑郁是城市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离退休是其生活中的一大变动,牵涉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人际交往等;子女离家形成空巢是其老年生活中的又一大变动,引起了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中的两大变动,无疑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症状。本研究分析显示,年龄60~70岁、经济状况差、与子女关系不和谐、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少、文盲等人群,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相应组别。因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老人走出家庭,回归社会,鼓励老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 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广交朋友,培养种花、养鸟、钓鱼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走出抑郁的阴影。

      【参考文献】

      1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5):69.

      2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老年抑郁症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6):578.

      3Yesavage JA,Brink TL,Rose TL,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gariatric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a preliminary report〔J〕.J Psychiatr Res,1982;17(1):37-49.

      4Penninx BW,Geerlings SW,Deeg DJ,et al.Minor and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risk of death in older persons〔J〕.Arch Gen Psychiatry,1999;56(10):889-95.

    ↑上一篇: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30例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