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14  浏览次数:810次

     作者:韩羽 刘淑芹    作者单位:163411黑龙江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炼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资料和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60例,其中急性气管炎14例,肺炎39例,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5例,支气管哮喘和并感染2例。按双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5(39±15)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3(37±14)岁。60例患者均有咳嗽咯痰症状,查体肺部有干湿啰音,X线胸片异常。60例患者用药前均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如痰菌对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耐药则剔除。

        方法:观察组用加替沙星注射液200mg,每日2次静滴,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每日2次静滴。疗程7~14天。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1天进行痰细菌培养。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卫生部1998年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断。①痊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细菌清除;②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细菌清除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③进步:病情好转,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④无效:用药72小时病情未改善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统计有效率。

        细菌学疗效判定标准:①清除:治疗结束后第1天所取标本中没有找到致病菌;②部分清除:在原有致病菌中仅有1种被清除;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仍存在;③替换: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第1天,分离出1种新的致病菌,但没有任何症状,也不须对它进行治疗;④再感染:治疗结束后第1天分离出1种新的致病菌,并出现症状和体征,须给予治疗。

        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8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97%,治愈率70%。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9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3%,治愈率6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细菌学疗效:60例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35株。其中观察组分离出致病菌18株,治疗后其细菌清除率为90%,细菌转阴率为96%;对照组分离出致病菌17株,治疗后其细菌清除率为87%,细菌转阴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耳鸣,均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发生率分别为5%和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加替沙星为氟喹诺酮类合成抗生素,它不仅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及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对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亦有较强的作用。本组资料证明加替沙星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临床疗效稳定、细菌清除率高,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上一篇:咳 嗽变异型哮喘6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