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26  浏览次数:876次

      作者:孙雪,刘长河  作者单位:辽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天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61±2.53)较对照组(7.46±2.57)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后,2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7年2月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60~80岁,平均68.14±7.48岁;病程3~48小时,平均18.49±12.13小时。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35±8.17岁;病程4~48小时,平均18.86±12.98小时。以上2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全部经CT或MRI确认。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并经CT或头颅证实,排除脑出血;②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③60~80岁住院患者,性别不限;④发病48小时以内;⑤无全身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⑥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入选标准者;②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③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④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⑤过敏体质。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疗效评定。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5%。

      治疗方案:2组均常规用金纳多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脱水药,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日,14天为1疗程。临床疗效判断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2];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使用t检验。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结 果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见表1。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19例,显著改善20例,改善9例,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改善14例,改善6例,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8%,有效率为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0%,P<0.05。

      治疗前后2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后2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几乎不可避免,而缺血级联反应的每个环节都是保护治疗的靶点[3]。近年研究表明,自由基损伤是导致水肿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在缺血后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减少炎性介质白三烯产生,降低羟自由基浓度;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也能防止15-HPETE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从而减少缺血半暗影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目前依达拉奉作为脑梗死急性期药物治疗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组资料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说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FelbergRA,BurginWS,Grotta JC.Neuroprotection and the ischemicascade.CNS Spectrums,2000,(5):52-58.

    ↑上一篇: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通心络联用小剂量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