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肝硬化患者转化生长因子和激活素A的检测及其意义

    发表时间:2012-01-29  浏览次数:543次

      作者:王玉芳,杨广民,马寅芙,李首庆,方艳秋  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 吉林 长春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血清激活素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经病史、临床生化、B超检查确诊的35例肝硬化患者,并以35名健康人作健康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及激活素A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31.9±11.9)ng/ml vs (53.2±18.7)ng/ml〕及激活素A含量〔(0.82±0.36)ng/ml vs(1.27±0.84)ng/ml〕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及ACT含量的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转化生长因子 激活素A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血清激活素A是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1,2〕,它们具有促进间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抑制其降解的作用。本文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及激活素A水平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7年1~11月长春市中心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55~73(平均62)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明确诊断,包括B超、实验室指标,部分病例经磁共振和肝活检证实。排除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外伤、高血压,近3个月内使用激素患者。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0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2例。以35名健康人作对照,男25例,女10例,年龄50~70(平均61)岁。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TGFβ1 和激活素A ELISA试剂盒(北京鼎国生物有限责任公司);VICTOR31420多标微板测试仪(美国PE公司)。

      1.3 方法

      ①标本收集。被检者晨6时空腹采静脉血,分2管,一管立即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TGFβ1。另一管置37℃水浴30 min,1 5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80℃冻存,待测激活素A。②标本检测。 空白、5个标准品做2个复孔、标本(患者/对照)做3个复孔;在相应孔中分别加入100 ml的标准品和血清,空白孔不加;用封口膜将条板封好,置37℃温育60 min;取出板条,甩干,每孔加入配置好的洗涤液200~300 ml,停留20~30 s,甩干;每孔加入TGFβ1 /激活素A抗体100 ml,空白孔不加;用封口膜将板封好,置37℃温育30 min;反应后再次洗涤同上;每孔加入酶联物100 ml,空白孔不加;封口膜封好,置37℃温育30 min,反应后再次洗涤拍干;每孔加入显色剂A和B各50 ml,于37℃避光显色15 min后,尽快加入50 ml终止液于各孔中。在多标微板测试仪上选定450 nm波长,测吸光度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肝硬化组血清TGFβ1含量〔(53.2±18.7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1.9±11.9)ng/ml〕;肝硬化组血清激活素A含量〔(1.27±0.84)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0.82±0.36) ng/ml〕(均P<0.05)。

      3 讨 论

      TGFβ1为双硫键结构的二聚体碱性蛋白,分子量为25 kD,体内各种细胞如淋巴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等均可合成与分泌TGFβ1。激活素A是由两个β亚基构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激素,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关于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方面研究极为活跃。无论什么原因的肝纤维化,最终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关键。而HSC的激活与诸多的细胞因子有关。而TGFβ1与激活素A是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们具有促进间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增加ECM沉积,抑制其降解的作用,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调控因子。特别是TGFβ1是促进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关键因子〔1〕,在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起绝对作用。正常情况下。细胞因子处于一种网络平衡状态,共同维持肝脏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当肝脏受到病毒、炎症、化学毒素损伤时,网络平衡被打破,使肝内炎症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及其他间质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TGFβ1,非活性的TGFβ1被炎症环境中的各种酶和细胞因子激活,再以纤维蛋白溶解酶介导的自身调节机制,刺激上述细胞进一步产生,形成逐级放大的效果,导致TGFβ1的大量生成和激活。激活素A与TGFβ1的功能大体相同,它们均可通过诱导肝细胞凋亡抑制肝细胞再生,活化肝星状细胞,增加细胞外间质的合成,抑制ECM降解,调节ECM受体的表达,促进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3〕。临床可通过检测TGFβ1及激活素A的水平,可直接了解肝纤维化的程度〔4,5〕。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前奏和必经的中间环节,所以测定患者血清TGFβ1与激活素A的水平可能是早期诊断肝硬化的一个良好的指标〔6〕,这对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大有益处〔7〕。另外,也为早期肝纤维化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用药途径,可以选择拮抗TGFβ1及激活素A的药物来治疗和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减少了病理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Ray S,Broov SL,Vaishnav Y.Transforming growth facor beta in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vivo and vitro findings〔J〕.J GastroenteroI Hepatol,2003;18(4):393403.

      2 Kogure K,Zhang YQ,Maeshima A,et al.The role of activin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n the regulation of organ mass in the rat liver〔J〕. Hepatology,2000;31(4):91621.

      3 胡 义,王庆林.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27(1):4852.

      4 Feng XH,Derynck R.Specificity and versatility in TGFβ1 signalling through Smads〔J〕.Annu Rev Cell Dev Biol,2005;21(7):65993.

      5 吴义春,吴 强,杨 雁,等.大鼠中晚期纤维化肝组织NFKB、TGFβ1及其Ⅰ型受体表达的改变〔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39 (5):3245.

      6 Lebrin F,Deckers M,Bertolino P,et al.TGFβ1 receptor function in the endothelium〔J〕.Cardiovasc Res,2005;65(5):599608.

     

    ↑上一篇:腹腔镜下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应用体会
    ↓下一篇: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皮裂46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