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感染性胆汁与胆结石关系的超声图像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532次

      作者:朱渊  作者单位:宣汉县中医院,四川 宣汉 636100

      【关键词】 感染性 胆汁与胆结石关系 超声图像

      本文对经手术证实及经胆石成分分析和胆汁细菌培养证实的41例胆系结石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52岁。胆固醇结石22例,胆色素结石19例。

      1.2 方法 应用GE 200E型凸阵式显像仪和GE VIVID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2.5 MHz~5.5 MHz,检查前禁食12 h以上,按常规肝胆系检查方法进行。

      2 结果

      2.1 胆固醇结石22例,分布于胆囊内,其中11例同时分布于胆总管内,多为单个结石,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胆色素结石19例均分布于胆管内,数量多,甚至充满于胆管某一部位,直至全部,超声检出率为80%。

      2.2 胆汁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共29例,其中19例胆色素结石,细菌培养均为阳性,且以大肠杆菌居多,占99%;胆固醇结石中大肠杆菌感染仅5例,占23%;细菌培养阴性占54%。

      2.3 胆固醇结石中,超声图像特征性强为单个或多个强光斑、强光团伴声影,或胆囊形态不清而代之以弧形光带,后伴宽带声影,其中1例胆囊内多达160多粒约黄豆大小的结石,均与手术相符合。胆色素结石超声特征为团块状,形态多变,大小不等,自泥沙状至鸡蛋大,其中2例总胆管下段结石,未被超声检出。

      2.4 胆汁有细菌生长的29例,超声表现为胆汁暗区混浊,有细小光点漂浮、沉积,或光团、光条以及胆囊内壁回声减弱等,共10例。胆囊形态失常(肿大或萎缩)10例,阳性检出率为69%。

      2.5 肝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部位、结石数量、大小有密切关系 肝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共26例,超声检出总胆管扩张23例,右胆管扩张25例,左肝管扩张21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97%、82%。

      3 讨论

      3.1 尽管结石成分的形成机制是一复杂的过程,但结石的成分结构及钙化等与声像图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认为,胆固醇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单水结晶,单水结晶在胆囊胆汁中形成速度最快,随胆汁胶原性蛋白多肽增加而致胆石增大。本文22例胆固醇结石存在于胆囊中,超声检出率极高。胆色素结石90%为原发于肝胆管的结石,与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结石形态不规则,且较疏散,核心部可有蛔虫皮、卵、菌团,从而增加了结石的体积,因此,超声显示具有较高的特征性。

      3.2 本组41例胆石症病例,胆色素结石胆汁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其中90%(17例)为大肠杆菌感染;胆固醇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6%,其中大肠杆菌感染为23%。说明胆色素结石形成与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感染性胆汁超声图像表现为胆汁暗区混浊,有细小光点漂浮、沉积或团状、条状回声,以及胆囊壁回声弱,胆囊形态失常,特征性较高(60%)。此与病理性胆汁破坏胆管结缔组织、黏膜层脱落、脓块聚集有密切的声学关系。反之,在胆固醇结石组,胆汁无菌生长的12例中,超声检查囊壁增厚11例,而有细菌生长的10例中,囊壁未见增厚5例,因此认为囊壁增厚不仅与病理改变(水肿、纤维化)有关,且与胆囊胆大的张力有密切关系,胆汁内声像图表现,特别是囊内或胆管内见到强光团不伴声影,或强光带漂浮,特征性较强。

      3.3 超声对肝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82%,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与超声检查时间有距离;手术过程中胆石的滑动;不排除操作者对胆管分段的认识水平。但是对多发结石、成团块状结石以及充满胆管内的结石,尽管不成形亦很少漏诊,说明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肝胆管扩张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

     

    ↑上一篇:α 干扰素联合安络化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影响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