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李宝华,邓景蕊,单松林  作者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体会

      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间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27~76 岁,平均年龄51 岁。其中急性胆囊炎5 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46 例,胆囊息肉9 例。

      1.2 手术方法

      60例病人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病人取仰卧头高足低左倾位,采用三孔法,即在腹部切三个小切口,即(A)孔:于脐下缘纵向切一长约10 mm小切口,用巾钳夹住切口两侧皮肤,将切口两侧腹壁提起,用气腹针沿该切口刺入腹腔,感觉有两次突破感,将装有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接到气腹针上,拔掉内芯,如气腹针已进入腹腔,生理盐水将自行流入腹腔,然后连接二氧化碳气腹机导管,开始先缓慢注气,每分钟约1~ 2 L,然后逐渐加大流速至每分钟5~8 L,腹内压应保持在12~14 mmHg之间,以满足手术需要;气腹建立后,将气腹针拔掉,再次提起两侧腹壁,于该孔插入10 mm锥鞘,拔出穿刺锥,连接气腹机导管,将预热的腹腔镜经套鞘插入腹腔,连接摄像与监视系统,观察腹腔内情况,以脐为中心,镜身可以旋转360度,进行腹腔探查,观察腹腔内情况,仔细观察:(1)腹腔内有无粘连与肿块;(2)肝脏与脾脏的大小、色泽及质的;(3)胃十二指肠有无梗阻及溃疡;(4)腹壁各穿刺点有无腹膜下出血;(5)胆囊大小、炎症水肿及粘连情况;(6)胆总管的直径及胆囊管的位置,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胆囊三角区有无严重的粘连等;(7)确定能否行胆囊切除术。如能切除,再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分别穿入另外两锥鞘,即(B)孔和(C)孔。(B)孔:于剑突下约4~6 cm处略偏右作一约10 mm纵向皮肤切口,穿入10 mm锥鞘,套鞘应位于肝镰状韧带的右侧穿入,取出穿刺锥,经此孔可插入转换器、切割烧灼器、剪刀、钳夹器等,作为主操作孔。(C)孔:于右锁骨中线稍后方肋缘下约2~3 cm作一约5 mm的纵向皮肤切口,穿入5 mm的锥鞘,退出穿刺锥,经此孔插入牵拉钳。行胆囊切除时,按常规解剖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首先确认胆囊管,提起胆囊颈部,使胆囊管部有一定的张力,沿Hartmann袋的中部侧面用电凝分离钩电凝切开其腹膜反折,保持一定的牵引张力,使胆囊管向上向前牵引,充分游离出胆囊管,距胆总管约5 mm处的胆囊管连夹两枚钛夹,靠近胆囊颈部再夹一枚钛夹,于二者之间切断胆囊管,然后将已切断的胆囊壶腹侧胆囊管向外侧及头端牵引,用电凝钩分离出胆囊动脉,确认后夹两枚钛夹,于其远端电凝切断;用电凝分离钩沿胆囊浆膜下顺行切除胆囊,胆囊床充分电凝止血。然后用纱布条蘸净创面,查无活动出血及漏胆后,取出纱布条,拔出各穿刺锥鞘的内容及锥鞘,最后拔出腹腔镜,放净二氧化碳气体,用邦迪封闭各小切口。

      60例病人中,只有1 例病人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他病人全部于术后24 小时进流食,无不良反应,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

      2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气腹下分辨率清楚,并且有放大效果,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痛苦少,恢复快[1]。无一例出现术后出血、胆囊窝积液、腹腔脓肿及胆漏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首先术者及助手应充分了解并掌握腹腔镜设备的使用原理。(2)术者及助手要有丰富的胆囊切除经验和熟练的外科操作技巧,各自要有独立操作完成胆囊切除的应变能力,手术组要相对固定。(3)对于胆囊明显肿大积脓者,要先行穿刺减压,以充分显露胆囊颈部,有利于牵拉操作[2]。(4)要充分遵守胆囊切除操作规范,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与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5)处理胆囊动脉时,不宜将其剥离得太干净,否则,夹持的钛夹容易脱落而导致出血。(6)操作过程要轻柔,以免造成副损伤及结石残留腹腔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冬生,陈云清,梁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石漏入腹腔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10(22):627-628.

      [2] 吴建斌,张明金.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及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99-100.

     

    ↑上一篇:感染性胆汁与胆结石关系的超声图像分析
    ↓下一篇:胃底折叠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32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