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完全免钛夹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3-14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王玉文 徐智猛 王春霞  作者单位:061100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完全免钛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广泛开展。然而,它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钛夹长期留在体内成为一种异物,亦可干扰一些影像学如磁共振等检查,部分钛夹松落可造成胆漏、出血及钛夹游离[1]。为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做了一些改进,采用完全免钛夹技术完成手术47例,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至2007年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6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1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9例,胆囊息肉7例。

      1.2 手术方法

      静脉复合麻醉,采用三孔法。进入腹腔探查,胆囊三角区无严重致密粘连者,首先游离胆囊三角,充分显露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动脉一般游离长度1 cm,然后,靠近胆囊壁用双极电凝凝固胆囊动脉后剪断,胆囊管暂不切断,切开胆囊床,完整剥离胆囊,胆囊床地毯式电凝,封闭可能的毛细胆管并止血,距胆总管约0.5 cm处,用自制的简易套扎器将胆囊管双重套扎,距套扎线结远端0.5~1.0 cm切断胆囊管,完成LC。

      1.3 结果

      47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40 min。无胆漏、出血及中转开腹。随访6个月,无其他任何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传统LC使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这种金属夹长期留在体内成为异物,并可干扰一些影像学如磁共振等检查,部分钛夹松落可造成胆漏、出血及钛夹游离[1],还有报道钛夹甚至可游走进入胆总管。在急性胆囊炎时由于组织水肿、质脆,钛夹亦可能切割胆囊管而造成胆漏[2]。本组患者均未使用钛夹,从而避免了上述钛夹所致的并发症。

      双极电凝可使蛋白组织脱水变性从而闭塞小动脉管腔,直径在1.0~1.5 mm的小动脉均可电凝止血。吴小兵等[3]报道2 mm以下的胆囊动脉仅用单极电凝止血是安全的。双极电凝比单极止血效果更确切,我们采用本方法47例均未出现出血。但电凝具有热电效应,波及范围可达2~5 mm组织凝固坏死,故可能会损伤肝外胆管造成胆漏,所以我们要求分离胆囊三角一定彻底,充分显露三角区结构,游离并裸化足够长的胆囊动脉,游离胆囊动脉一般需5~10 mm,然后尽量远离肝外胆管靠近胆囊区电凝后剪断。本组均未出现胆管的副损伤,无胆漏发生。电凝胆囊动脉后剪断,胆囊管暂不切断,完整剥离胆囊,处理好胆囊床后,距胆总管约0.5 cm处,用自制的简易套扎器将胆囊管双重套扎,距套扎线结远端0.5~1.0 cm切断胆囊管,完成LC,本组无套扎结脱落而发生胆漏,无胆总管狭窄。

      简易套扎器的做法:用0号干铬制羊肠线穿过一根中空直径5 mm的长硬塑料管,羊肠线一端做成Roeder结,经主操作孔置入腹腔套扎胆囊管。铬制羊肠线一般吸收期为90 d,无须担心因羊肠线过早吸收而胆囊管未闭合。距套扎结0.5~1.0 cm切断胆囊管,由于有足够长度,线结不易滑脱。

      目前市场上有出售的成品套扎器及生物可吸收夹,但价格昂贵,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很多术者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但比较费时,不如本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我们应用免钛夹技术切除胆囊47例,随访6个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总之,本方法既能保证手术安全,又降低了医疗费用。我们认为此免钛夹技术可适用于所有能清楚显露胆囊三角结构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陈剑,司云飞,江友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治疗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10:113114.

      2 何建峰,唐勇.HemOLock结扎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429430.

      3 吴小兵,宋卫林,杨滏宁,等.胆囊动脉免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435436.

    ↑上一篇: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8例
    ↓下一篇:胆道内置引流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