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老年人严重创伤的救治

    发表时间:2011-07-11  浏览次数:462次

      作者:李元如 作者单位:北京石景山医院 急诊外科 (北京 100043)

      【关键词】 老年人创伤

      随着社会向老龄化发展,老年人创伤进一步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率,成为急诊外科面临的课题。我院急诊外科诊治老年严重创伤患者1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2年4月~2003年3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17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13 例,女4例,年龄61~83 岁( 61~69岁11例,70~79岁5例,≥80岁1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为(27.5±10.7),重度11例,极重度6例,伴休克13例。其中交通伤8例,跌倒4例,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其他损伤1例。多发伤13例,各种单纯损伤4例;其中颅脑损伤14例,腹部损伤6例,胸部损伤5例,脊柱四肢损伤为主1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送达后即建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采集血液标本。开放1~2条静脉通路,导尿并做常规实验室检查。休克者先快速补液,继以代血浆、输血。伴呼吸功能不全、误吸或有误吸风险者,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疗法或机械通气。外出血或骨折者立即行简单包扎或固定,并做针对性较强的相关检查。尽量行床旁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必须搬动的特殊检查如CT等,应小心搬动,密切监护。在休克稳定或已建立可靠静脉通路和气道后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后续的挽救生命的紧急手术。

      2 结果

      手术8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8例,其中急诊死亡5例,术后死亡3例(包括后期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前准备时间55 min~3 h。本组漏诊3例颅脑外伤,1例脊柱损伤。

      3 讨论

      3.1 老年人严重创伤的救治要点 急诊处置时应常规行两次检查,首先判断并处理致命损伤,然后再行全身系统检查,以求发现所有损伤。实践证明两次以上的检查能大大降低严重多发伤引起的误诊和漏诊[1]。老年人严重创伤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要注意多发伤的救治,注意早期对重要器官的保护。抢救过程中,时刻要以“救命为主”作为指导思想,拟定抢救预案,并根据伤情随机应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备器械,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不可片面强调环境条件或强调确诊。按照抢救-诊断-治疗的顺序原则,抢救治疗应简单有效,争取短时间内完成,以免加剧患者内环境的进一步紊乱,诱发或加重原发病,引起重要器官的损害。

      3.2 注重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 老年人严重创伤后病情变化快,发生休克后抢救成功率较中青年患者低。诊治过程应协调各相关科室,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计划,尽早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手术次序的分类,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必要时同时分组手术。本组实施手术8例,术后死亡3例,抢救手术成功率62.5%(5/8);而8例死亡病例中5例是漏诊或未及时手术造成。

      3.3 强化“黄金1小时”和“白金10分钟”的理念 创伤后由于各救治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得创伤患者复苏时间、停留急诊科的时间、受伤到开始手术的时间较长,大大影响了抢救成功率。文献报道休克后1 h内获得抢救的死亡率10%,>1 h则增加明显[2]。因此国内外均强调伤后“黄金1小时”的抢救,而这1 h内前10 min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分钟”[3]。本组死亡患者在急诊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原因有漏诊、主要检查耗时、老年人原发病影响、科室协调不力等。所以创伤急救应重视早期抢救的时间观念,这不仅只对急诊外科而言,也需要检查科室及手术科室的高效配合。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 判断误诊的相对标准[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1):13-14.

      [2] 王战朝. 现代创伤与急救[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7:18.

      [3] William Shoemaker, Andrew beitzman, Ronald Bellamy, et al. Resuscitation from severe hemorrhage[J]. Crit Care med,1996,24(2 Suplly):12-23.

    ↑上一篇:创伤研究进展
    ↓下一篇:创伤性伤口护理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