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CR系统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05  浏览次数:1085次

    作者                  单位

    李瑾斌  上海宝山区淞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

    沈秀明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CR系统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e Plate,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是目前社区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的数字X线摄影方式。床旁摄片多为低容量小型移动式X线机,传统的屏-片系统影像质量欠稳定,有时较难满足诊断要求。CR由于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致使一次性X线曝光即可通过各组窗宽、窗位对兴趣区进行调试,大大改善了影像质量。现就我院2008—2010年对CR系统床旁摄片130人次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2010年3年来130张CR床旁胸片,患者年龄最低27岁,最大76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立移动X线机、KODAK公司IP读出装置及KODAK热敏干式打印机。130人次,均为床旁胸部X线摄影。使用14*17的IP,摄影方法与传统屏-片组合摄影步骤无区别,CR曝光条件选用 50~60 KV, 20~22 mAs,焦片距150cm。

    2 结果

    2.1 照片影像质量的评价

    依据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2000~2002)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1]进行评价。

    2.1.1 一级片标准

    2.1.1.1 摄片体位正确

    (1)胸部投照在胶片两侧正中,应包括两侧肋骨外缘、两侧肋膈角、肺尖上软组织;(2)肩胛骨应投照于肺野之外,两侧锁骨平行对称:(3)肩部软组织影上留3~5cm;(4)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

    2.1.1.2 影像密度适当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0.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2.1.1.3 影像层次分明

    (1)能清晰分辨肺野、纵隔、胸壁与软组织的层次;(2)第1~4胸椎及心影后肋骨应隐约显示。

    2.1.1.4 无技术操作缺陷

    (1)照片标记清晰,不与被检组织阴影重叠;(2)无体外伪影:(3)操作无污片、划痕、粘片、水迹、指纹、漏光、静电阴影等。

    2.1.2 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但基本不影响诊断,总体观察分析不够一级片标准者。

    2.1.3 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其中有两项不符合要求,但基本不影响诊断,总体分析不够一级片标准者。

    2.1.4 废片标准

    不符合前述各项要求,无法做出放射诊断者。

    2.2 影像质量结果

    本组结果130张CR胸部床旁摄影照片中,一级片103张,占79.2%;二级片22张,占16.9%;三级片3张,占2.4%;废片2张,占1.5%。二级片22张是由于异物、铅号摆放造成。三级片3张,主要是由于肺尖未充分包括。废片2张是由于曝光不足、运动模糊大,解剖结构也不显示。

    3 讨论

    胸部是日常X线摄影中检查率最高的部位,也是密度反差最大的部位,从气体到骨骼,传统的屏-片体系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肺组织,但纵隔区域却难以让人满意,重叠的组织或病变难以分辨,影响对胸部疾病的诊断。CR系统由于安装了针对胸部成像的动态范围压缩技术,能使纵隔区域和肺野一样清晰地显示重叠的影像信息,且通过空间频率处理后能够突出某一组织或病变的特征[2]。因此说CR技术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提高了影像质量。

    3.1 传统X线摄影

    照片质量由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已不适应大量的床旁摄影工作,如摄影条件的选择、照片的冲洗加工、影像的诊断满意率。

    3.2 计算机摄影系统

    运行稳定,有较好的动态范围,网络连接能力强,可充分利用现有X线设备改造,不改变工作流程。图像质量的清晰度高,数字化处理功能丰富。降低了照射剂量,缩短影像处理时间,易保存照片。系统维护简单,并且具有远程传输功能。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见表1。表1 CR与传统摄影的比较

    3.3 CT系统曝光量

    使用CR系统后,IP有较大的动态范围,曝光量稍大或稍小,都可调节出达到诊断要求的CR影像。但是曝光量的减少最好不要超过l/5,通过大量的胸片分析,如果曝光量超过1/5,影像噪声就不会增加,相反适当增加曝光量反能得到满意的CR影像。由于CR曝光量的大幅降低减少了工作者的射线损伤,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照射剂量。胸部摄影为常规X线摄影的1/10~1/7[3]。

    3.4 CR后处理

    可使操作者对病变感兴趣区进行任意调节特性曲线,达到诊断目的。

    3.5 计算机摄影的局限性

    如不做动态采集。CR静态采集需要手工操作,采集速度较慢。网络传输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等[4]。总的来说,CR在各方面是利大于弊的(见表1),CR摄影系统能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密度增减、灰阶调节、放大、缩小、黑白反转等调节,从而满足一次摄影多方面观察。常规摄影影像的黑白对比度和密度是固定的不能调节,在同一张胸片上虽能同时显示肺纹理和纵隔结构,但清晰度低,尤其是心后区肺纹理结构。从储存方面来说CR的优势更为明显。虽然在价格上因为IP和读出装置的购入而提高,但这并不能掩盖CR的种种优势特别是在床边胸片中的运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广泛应用。但对社区基层医院来说,经济成本低,影像质量可以满足的CR系统,还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上海,2008-11.

    2 袁聿德,贾树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3 祁吉,高野正良(日).计算机X线摄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10.

    4 康晓东.现代医学影像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1.

    ↑上一篇:以腹泻为表现的药物性肝损害5例
    ↓下一篇:儿童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的解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