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1-12-01  浏览次数:580次

      作者:韩卫军,孙桂荷  作者单位:1 075000 河北张家口,张家口市社会福利总院 2 075131 河北张家口,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

      【摘要】目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以阿米替林作对照,比较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确诊的5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组30例,阿米替林组26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评定HAMD减分率。 结果 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6.8%,阿米替林组76.4%。两组治疗后HAMD总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各周TESS总分评定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 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西酞普兰,阿米替林,老年,抑郁症

      笔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30例老年抑制症患者,并与阿米替林治疗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2005年10月—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患,酒或药物滥用者,严重自杀倾向,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2±5.2岁;平均病期10.4±9.6个月;HAMD总分26.8±8.3分。阿米替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7±4.5岁;平均病期11.6±7.8个月;HAMD总分27.4±5.6分。两组以下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1.2 治疗方法 西酞普兰起始剂量20mg/d,最大剂量60mg/d,阿米替林起始量为25mg/d,最大剂量200mg/d,可短期加苯二氮艹 卓类药,疗程8周。

      1.3 疗效评定 量表采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各评定1次,按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查 血、尿常规、生化及心、脑电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8.6%,阿米替林组76.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总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 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口干8.3%,恶心7.4%,阿米替林组分别为44.8%及1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其他不良反应有失眠,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头晕,乏力,便秘,心电图异常等,治疗各周TESS总分评定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

      3 讨论

      西酞普兰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S),国内外研究认为其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本研究结果显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当,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大多副反应在治疗中逐渐减轻或经对症处理消失,西酞普兰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1 Patris M, Bouchard JM,Bougerol T,et al.Gitaopram Versus fluoxetine;a double一blind,Controlled muticentre,phaseⅢtrial inpatients with unipolar major depression treated in general practice.Int Clin Psy Chopharmacol,1996,11:129-136.

    ↑上一篇: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指导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生化的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