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烧伤外科学》

    采用三种方法治疗面部Ⅲ度烧伤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154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郑文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科,石家庄,050020

    面部Ⅲ度烧伤后,是否需要早期切痂植皮目前仍存有争议。近几年来,我科采用高频电刀行面部早期切痂植皮,并与普通手术刀切痂植皮及延期肉芽创面植皮治疗进行对比,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面部Ⅲ度烧伤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55岁。烧伤面积3%~10%,烧伤面积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九分法,深度诊断标准采用三度四分法。致伤原因:电弧烧伤18例,火焰烧伤20例,热水烧伤13例,硫酸烧伤9例。入院时间在受伤后1 h~4 d。

    1.2 研究对象分组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刀早期切痂治疗组(电刀切痂组)、手术刀早期切痂组(普通切痂组)和延期肉芽创面植皮组(延期植皮组),每组各20例。

    1.3 治疗方法 在烧伤后的3~7 d,电刀切痂组及普通切痂组实施切痂植皮术;延期植皮组则开始蚕食脱痂,在4周左右形成肉芽创面,再实施植皮。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头孢他啶1周,8~10 d首次启视敷料,视情况拆线。取皮区选在季肋部或腹部,用取皮鼓取皮。具体手术方法如下:①电刀切痂组:在确定切痂范围后,用高频电刀(美国鹰威电刀)切开坏死皮肤边缘,并用电刀完成剥离、止血操作。选择能完成切割的最小功率(该组为15~22 W)。切痂速度稍慢时,容易掌握切痂深度并且利于止血。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切痂创面植以中厚皮,打包加压包扎。②普通切痂组:用普通金属手术刀完成切开、剥离操作,止血操作则采用边剥离边靠助手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纱布压迫、配合电凝止血。切痂完毕后,冲洗,植中厚皮,打包加压包扎。③延期植皮组:手术中先刮除肉芽组织至纤维板,残存的皮岛及勉强愈合的皮缘也刮除,然后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纱布压迫10 min,电凝止血,植中厚皮,打包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①术中出血量:用budny公式计算术中实际出血量(其中血容量用nadler公式计算)[1],最后折算成每100 cm2创面面积的出血量:手术出血量(ml)=血容量(ml)×(术前血色素-术后48 h血色素)/术前血色素+输血量(ml)。其中男性血容量(ml)=75×体重(kg);女性血容量(ml)=66×体重(kg)。②皮片成活情况:记录手术的实际植皮面积、成活面积,计算皮片成活率。再将其分级:皮片成活率≥95%为优,80%~95%为可,<80%为差。③手术感染率:手术感染率=感染例数/手术例数。④治愈时间:以烧伤创面封闭为治愈标准,记录从发病到治愈所需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和治愈时间 见表1。普通切痂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其他两组多(P<0.05)。延期植皮组的治愈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

    表1 术中出血量和治愈时间(略)

    2.2 皮片成活情况 见表2。3组的皮片成活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延期植皮组的皮片成活情况略优于两个早期切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

    表2 皮片成活情况(略)

    2.3 手术感染率 60例均未出现感染。

    3 讨论

    烧伤后的早期切痂植皮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一是早期切痂出血多,手术风险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坏死组织界限不清[2]。本研究在高频电刀切痂植皮组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而用手术刀行面部切痂手术则出血量大大增加。有文献报道认为早期切痂植皮比延期植皮出血多[3],我们认为应该是手术器械选择不同引起的差异。有研究显示,使用电刀切割有引起脂肪液化的危险[4],但在本组病例中,并没有出现脂肪液化。因面部血液循环丰富,故而部分脂肪组织虽然受到了损伤,但仍能保持良好的活性;还可能是因面部脂肪相对较少而没有影响切口愈合[5],故而皮片能良好成活。

    需注意的是,与使用手术刀相比,高频电刀切割后会使组织的颜色略有改变。一般有如下特点:经电刀切割的健康组织比手术刀切开的略为深黄,偶有灰烬样小点,但组织仍保持原有的弹性和韧性,经过纱布擦拭后会有出血点,若遇表情肌,可见其收缩;面部脂肪经电切后应为深黄或黄褐色,若为浅黄并伴有水肿且擦拭无出血,则提示切除深度不足。无论哪种手术方法,受皮区是否平坦、有无出血、包扎固定是否可靠、患者的营养状况等都是影响皮片成活的关键因素。肉芽创面植皮更容易做到这些,所以植皮成活率较高。但早期切痂减少了因创面自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6]。

    综上所述,早期使用高频电刀行切痂植皮是治疗面部Ⅲ度烧伤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宝宏,高智仁,张文奎,等.烧伤切削痂手术时失血量的估计和围手术期输血.实用医药杂志,2002,19(4):279280.

    [2] 黎鳌,主编.烧伤治疗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58.

    [3] 朱雄翔,胡大海,陈璧,等.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中华烧伤杂志,2006,22(1):1922.

    [4] 纪光伟,吴志远,王旭,等.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991202.

    [5] 王宇,侯俊,余承红,等.高频电刀对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5):14391440.

    [6]Jonsson CE,Dalsgaard CJ.Early excision and skin grafting of selected burns of the face and neck.Plast Reconstr Surg,1991,88(1):8392.

    ↑上一篇:早期磨痂术在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生儿烧伤的治疗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