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0-10  浏览次数:551次

      作者:许东梅,张燕柳,马新乔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煤业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 平顶山

      【摘要】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V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采用脑复康片。2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日常行为能力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行为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VD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血管性痴呆,脑复复片

      我院神经内科200601~200903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6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01~200903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VD患者120例。入选标准:(1)均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颅CT确诊;(2)MMSE量表评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1];(3)Hachinski评分法:总分5分或>5分[1]。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120例均完成试验研究。治疗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57~75岁,平均67.3岁,病程 2 个月~7年,平均 22.6个月;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6~73岁,平均66.1岁。2组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脑CT或MRI及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生产),1袋/次,3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脑复康片,0.8g/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对照组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2组均不使用安理申等治疗VD的药物,2组治疗期间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加用降血糖、降压及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1.2.2 疗效评定: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用MMSE量表、HDS量表、 ADL量表进行测评。

      1.2.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及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脑复康片。

      注: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以脑血流量长期、慢性、均匀减少为特征的脑血管病,脑组织长期处于慢性低灌注状态引起大脑白质损伤,形成VD。VD病人的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行为能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常伴有人格和情感改变,随着病情发展,智能缺损渐加重,直至出现痴呆。

      养血清脑颗粒是由当归、川芎、熟地黄、珍珠母、决明子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当归、川芎能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熟地黄可增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脂质的含量而抗细胞衰老;珍珠母对记忆力和精神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决明子有降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2]。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维持神经元突触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它还能够增强星形细胞活性,保护神经元缺血性损害,改善脑血流及抗自由基损伤[3],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从而增进学习和记忆能力。诸多临床研究也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脑供氧作用,能够改善脑部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4]。

      据以往实验研究[5] 及本观察结果初步推测,养血清脑颗粒可能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黏附、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及一定的抗衰老等作用来防治VD。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改善作用效果肯定,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廖鸿石,朱镛连主编.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45.

      [2]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52;890892;12901293;13041306;11161118.

      [3] 王中琳.养血清脑颗粒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04706.

      [4] 俸军林,曾爱源,杜云鹏.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微循环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357.

      [5] 蔡定芳,顾喜喜,陈依萍,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3):223224.

    ↑上一篇: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