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28  浏览次数:873次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多是由于外力、车祸、重物击打造成的骨折。患者在骨折的同时多伴有出血、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残疾甚至危及生命[1]。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护理人员根据预期护理目标开展的护理工作[2]。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进行股骨干骨折手术的126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干骨折手术的12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22~76岁,平均(36.72±3.62)岁。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20~78岁,平均(38.09±2.97)岁。所有患者意识清醒,具有语言表达能力。经检查无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心脏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无其他骨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主要包括[3]: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进行常规检查及骨科的常规护理,同时针对患者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和功能性锻炼,并同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理及身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和钙质。 术后应预防并发症,为预防锁定折断,应保证操作动作轻柔,避免称重,若发现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为预防静脉血栓,应抬高患侧肢体,同时加强关节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肝素。为预防脂肪栓塞,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保证患侧肢体的固定。患者出现麻木、剧烈疼痛的症状时,应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患者出院时用给予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者从被动参与到主动配合,增强的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了解到疾病护理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临床护理路径中按照顺序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为完成治疗和护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5]。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有计划、有预见性的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综上所述,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曹湘鸿,王超英.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13,25(8):75.

    [2] 纪淑英,杨红芹.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5):2362.

    [3] 张大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39.

    [4] 张碧云,刘月花,林沛桃.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9,28(1):28.

    [5] 金 梅.临床护理路径在下颌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31.

    [收稿日期:2014-04-15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下一篇: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