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2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0  浏览次数:851次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颈椎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减压植骨术已经无法满足康复需求,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其缺点也有所暴露。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对患者的颈椎稳定重建、颈椎植骨融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1]。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2 例患者进行治疗。男28例,女14例;年龄25~63岁,平均(39.5±5.5)岁;病程5~68个月,平均(27.5±33.2)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单节段受累者15例,2节段受累者11例,3节段受累者9例,4节段受累者7例。将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颈椎X片检查、MRI常规检查,并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心脏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在确定手术位置后,麻醉师要将患者的颈部保持中立,取环锯的钻芯垂直正中地打入病变的椎间位置,再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加压和旋转前进。在旋转的过程中,应该要避免锯柄左右晃动从而导致骨块的断裂,为手术带来困难。当钻芯柄随环锯旋转活动达180°的时候,手术人员可以将环锯和钻芯柄以回旋的方式向上提。医护人员对椎体钻孔使用 8℃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发现渗血情况时,应及时使用骨蜡止血,并保持孔内干净,使用干纱布止血之后,医生结合CT 影像显示,使用枪式咬骨钳清除椎体后缘的骨赘,并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在进行植骨之前,牵引患者的头部,让患者的颈椎间隙适当扩大,将植骨块放入病区的骨孔内,并平整地放在植骨块上,使用槌轻轻地敲打,让植骨块与颈椎椎体前缘相一致,放松患者的颈部,并进行适当的活动,检查植骨块是否牢固嵌入。若无问题,则可以进行伤口缝合。 1.2.2 观察组的手术方法:让患者仰卧位,适当垫高肩背,让患者的颈部稍微向后延伸,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颈前后右侧切口,进行钝性分离到椎体前方。对患者病变的椎间盘进行清理,病变的地方进行全切除开槽减压,在切除之后松解患者的硬膜囊。医生使用修剪过的钛网装入患者的椎体疏松骨块,再植入开槽减压区域,探查患者的情况,稳定后稍微加压,让钛网紧密结合椎体。对三节段受累的患者进行两个椎体的切除,对四节段受累的患者进行两个以上椎体切除,选择合适的自锁钛板钉制在椎体前中央,并锁定钛板和螺钉。最后冲洗患者的伤口,并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2.3 术后处理:在手术后要进行脱水、消肿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在手术后48 h左右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合适的护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开始恢复功能锻炼,在手术后5 d左右帮助患者下地活动。患者的颈托固定时间≥3个月,在出院之后吩咐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

    1.3 疗效观察 1.3.1 JOA脊髓功能评定:JOA脊髓功能评定包括优、良、中、差四个方面。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良好。良: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部分改善。茶: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无改善。 1.3.2 椎间高度改善情况:在手术后观察固定位置植骨融合情况,其中包括:棘突间的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上、下椎体界面和钛网植骨界面之间是否存在透亮带。是否可发现植骨块和椎体界面的骨小梁有生长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工作,并进行JOA测定,测量椎间高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详见表1。除了进行JOA评分对比之外,还对患者进行椎间高度改善情况对比,详见表2。

    3 讨论

    本次随访时间为3~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为发生伤口感染、螺钉松动或钛网下沉等并发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医学家开始对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研究,并广泛应用在手术当中,它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式,以其简单便捷的方式,得到了医生的青睐。但随着时间推移,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应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能有效扩大前路手术适应证:前路手术能有效解除颈椎间盘的压力因素,能达到理想的减压效果。以压迫性为主的颈椎病患者,均可以使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方式进行治疗。

    3.2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患者来讲,重建颈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它是提高植骨融合的主要条件。使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植骨区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效促进植骨融合[2]。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钛网植骨后,患者椎间高度稳定性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显示出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征。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椎间高度有了明显改善,并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具有较高的融合率:在进行手术之后,钛网可以有效与椎体进行链接,减少植骨区域之间的微小性移动,减少假关节的形成,从而能有效提高植骨的融合率,缩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对患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目前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手术方式中,因此在手术中应该要注意钛网植入前注意保留软骨下的骨板,在保证减压彻底的前提下,避免开槽过大的情况。此外,在钛网内必须填充充足的松质骨块,从而降低植骨不愈合等情况出现。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具有的主要作用。经过本次研究显示,对颈椎病患者实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在重建颈椎稳定、保证椎间高度、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对观察组患者实行该手术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使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 澎,李靖年.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 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1(5):841.

    [2] 白大峰,许华亮,陈福壮,等.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34.

    [收稿日期:2014-03-24 编校:徐强]

    ↑上一篇:阿司匹林预防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胫骨干多段骨折在不同时期动力化的疗效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