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腺性膀胱炎行膀胱旷置+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7-21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葛慧芳 林燕 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上皮化生性病变,具有特殊的病理发展过程和临床发病特点,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的成人和儿童均可患病[1]。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可能是癌前期病变的一种形式[2],该病可静止多年,易复发,并有转化为腺癌的特点。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3]。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腺性膀胱炎临床多采用膀胱黏膜剥脱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及经尿道电切汽化等方法治疗。2008年3月3日,本院收住1例“腺性膀胱炎,双输尿管末端狭窄并双肾积水,双侧肾造瘘术后”患者,行膀胱旷置+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治疗,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因反复腰痛、尿频、尿急、尿痛3年余,查膀胱镜:膀胱弥漫滤泡样改变,双侧输尿管管口无法窥及;病理检查示:囊性膀胱炎;静脉肾盂造影(IVP)示:双肾积水,右输尿管下端狭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示:右肾功能轻度损伤,行双侧肾造瘘术后10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尿常规示:隐血150/μl,白细胞500leu/μl,镜检白细胞3200个/μl;尿培养示:三种以上细菌生长;泌尿系B超示:双肾造瘘术后,双肾轻度积水;CT示:膀胱周围及前下腹壁改变,考虑与手术有关;膀胱充盈不佳,壁增厚,两肾造瘘术后改变,右肾轻度萎缩。术前予以积极抗炎等治疗,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膀胱旷置+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作右侧下腹壁皮肤圆形切口,将双侧输尿管末端种植至切口内,形成乳头,放置双“J”管并接引流袋。留置盆腔引流管。术后予止血、抗炎、支持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天输尿管造瘘尿色转清,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6天拔除盆腔引流管,术后第10天夹闭双肾造瘘管,患者尿量可,拔除双肾造瘘管,无腹痛腹胀腰酸主诉,复查双肾B超:双肾造瘘术后,左肾小结石,14d后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该患者因病情复杂,病程长,较为紧张焦虑,护理中做好解释、安慰,关心患者,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加其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2)一般护理:协助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做好检查前宣教;保持双肾造瘘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保持无菌,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3)造口护理指导:术前发放尿路造口护理手册使患者了解造口治疗的意义,并以讲解、演示的方法帮助患者了解造口。医生、责任护士、造口护士与患者、家属和主要照顾者一起讲明手术的必要性,讲解造口的原因、方法及生理变化。通过患者的坐、站、躺的姿势,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造口位置,选择患者看得见的平坦位置,避开皮肤皱褶、瘢痕、骨头凸出、裤腰等位置。看造口袋、造口模型、示范贴造口袋的方法,消除患者尿流改道的紧张情绪。建立造口患者登记表。

      2.2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予心电监护、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记录24h尿量;按医嘱进行血液及尿液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恢复饮食后,饮水2000~3000ml/d;注意观察腹部体征,尿道口有无溢血、溢尿情况;观察输尿管皮肤造口乳头色泽,有无塌陷、水肿、坏死,保持双“J”管引流,注意有无滑脱、移位、阻塞等情况。本例双“J”管引流通畅,无造口并发症发生。

      (2)造口护理:每日进行造口护理,教会患者及主要照顾者更换造口袋的方法: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准备好备换物品。更换时将造口袋向造口方向拉起,撕开时要用另一只手按住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快、过重而损伤皮肤,用棉花蘸温水轻擦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将皮肤彻底清洗干净后,用干棉球将皮肤擦干;修剪造口袋,裁剪造口袋前先度量造口的大小,最好比造口的实际尺寸大1~1.5mm,造口袋口过大皮肤易受尿液刺激导致损伤,过小则易导致造口受压坏死;根据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必要时使用造口护理产品;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术后早期选用两件式造口袋,利于观察造口的局部情况;对于经济较困难者可选用一件式造口袋,价格相对便宜;两件式的泌尿造口袋可脱下清洗,如造口袋粘贴稳固无渗漏,更换1次/5~7d。

      (3)心理护理:患者因自我形象不佳[4],出院后需自己行造口护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或不能面对,故情绪较低落。护理人员应同情、关心患者,及时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认真教其造口护理方法及需注意事项,在住院期间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造口护理方法;告知出院后与专业人员取得沟通的方法,方便患者咨询和适时获得指导。(4)出院指导: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饮水,>2000ml/d;避免剧烈腰部运动,防止双“J”管移位;3个月后更换双“J”管;定期复查,若有异常及时就诊;鼓励参加造口患者联谊会。

      【参考文献】

      1 葛宏发, 李慎勤.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1.

      2 Thrasher JB, Rajan RR, Perez LM. Cystitis glandularis transition to adenocarcimon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North Caroline Med J, 1994,55:562~564.

      3 周荣祥主编. 膀胱外科.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

      4 潘蕴倩,袁剑云.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6.

    ↑上一篇: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下一篇:α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