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各年龄段前列腺结石超声学特征观察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0  浏览次数:816次

    作者:郑芳,刘倚河作者单位:解放军鼓浪屿疗养院,福建厦门361002;解放军第175医院,福建漳州362000

     【关键词】  前列腺结石;超声检查  [关键词]前列腺结石;超声检查  前列腺结石多发生于老年人,但中青年前列腺结石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为探讨前列腺结石的发生与增龄的关系,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采用超声诊断仪在807例前列腺受检者中,检出前列腺结石患者295例,现将其前列腺结石的超声特征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前列腺结石患者295例中门诊和住院分别为189例和10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6岁;临床诊断慢性前列腺炎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48例,尿道炎7例,淋病3例,余15例为健康体检者,均无诊断前列腺结石者。  1.2仪器和方法应用ALOKASSD620型、EUB42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为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常规在耻骨联合上方纵、横断和斜冠状断扫查前列腺,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其内光点分布情况,并测量前列腺的大小、结石的位置、 数目、大小、形态及分布情况,注意结石后方有无声影。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按各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前列腺结石在各年龄段的超声学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经腹探查前列腺结石的声像图表现①具有一般结石的特点,常呈单个或多个圆形、类圆形强光点,或强光斑、光团,其后多伴有声影(亦有不伴声影者)。强光团及光点多呈弧形、条形排列或多个细小强光点相互融合成团结石,本组资料示:单发者113例(3831%),多发者182例(6169%)。最大为24cm×07cm,最小为02cm×02cm。②结石在超声图像上的分布形态可为点状散在、致密聚集、孤立单个三种形态。本组资料示:致密聚集者166例(5627%),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孤立单个者108例(3661%),以青年人为主;点状散在者21例(712%)。③结石发生的部位可在内腺之中、内外腺交界处或后尿道旁(应与前列腺假性结石相区别[1])。本组资料示:内外腺交界处的结石占177例(60%),以中老年人为主;内腺之中的结石占106例(3593%),以中青年人为主;后尿道旁12例(407%)。④单纯性前列腺结石者,前列腺的外形、大小及轮廓包膜常无异常改变,本组病例中有25例为此类型,患者亦无特殊不适;余270例前列腺结石患者多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且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及声像图特征性改变。详见附表。  2.2各年龄段前列腺结石发生的特点①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段依次为734%、1667%、2673%、3200%、4831%、5074%和6842%。②17~29岁和30~39岁年龄段,前列腺结石的超声学特征表现为:呈单个孤立形态分布(分别占50%和5385%),常位于内腺之中(75%和7692%),且多合并有前列腺炎(占50%和6154%)。③>40岁的中老年患者,前列腺结石的超声学特征表现为:以多发性为主,呈致密聚集形态分布,常位于内外腺交界处,多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且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明显的递增趋势。详见附表。

      附表各年龄段前列腺结石的超声学特点事件发生情况(略)

      注:与40~49岁年龄段比较,001<△ P<005,▲ P<001;与17~29岁年龄段比较,▲ P>005,△ P>005;与50~59岁年龄段比较,  P>005

      2.3各年龄段组间比较30~39岁与40~49岁组间比较,前列腺结石发生的超声学特征在分布形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在分布位置及合并其他前列腺疾病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17~29岁与30~39岁和40~49岁与50~59岁组间比较,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前列腺结石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本组资料显示,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且40~49岁年龄段是前列腺结石开始发生差异性改变的关键年龄段。<40岁的患者,其前列腺结石的超声学表现多呈孤立单个型,多分布于内腺中,其发生与前列腺炎密切相关,并有相应的前列腺炎的表现。>40岁的患者,其前列腺结石的超声学表现以多发性为主,呈致密聚集型,多位于内外腺交界处,其发生与前列腺增生密切相关,并有相应的增生表现。

    综合有关资料,分析其原因可能因各年龄段前列腺生理病理的不同所致。①<40岁的中青年人是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且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显示,前列腺炎患者的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炎患者[2]。这可能是因为前列腺炎症可促进前列腺中的钙盐和磷酸盐沉积,使分泌物淤滞,腺管阻塞,易于形成结石。故中青年患者的前列腺结石多分布在内腺中的感染好发区,且多呈孤立单个或点状散在形态分布。②>40岁的中老年人是前列腺增生的好发人群[3],且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前列腺增生时,以内腺显著,增生的内腺结节挤压内外腺交界处的腺泡腺管,使之扩张,分泌物淤滞,有利于结石形成,故结石多位于内外腺交界处,且呈致密聚集排列,或是弧立或是散在。而非前列腺增生患者结石多位于尿道旁或在内腺中[4],本组病例亦证明此情况,这可能与中老年人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有关。

      前列腺结石常因无明显的症状体征,易被临床忽视。超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准确的检查方法,可对前列腺及结石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结石与其他前列腺疾病的内在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治依据。

      参考文献

      [1]徐进超声检出前列腺结石与增龄关系的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24~125

      [2]赵连华,赵广明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炎的相关性[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1,7(50):324

      [3]张诚,花雪琴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检出率及病因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4,6(3):194~195

      [4]刘跃新,焦志友,陈山,等前列腺结石的经直肠超声观察[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8):905

    ↑上一篇:腺性膀胱炎的诊治体会(附30例报告)
    ↓下一篇:经直肠超声在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段尿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