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输尿管镜下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

    发表时间:2009-06-19  浏览次数:944次

    作者:冷玉忠,凌中立,王铁汉  【关键词】  肾盂旁肾窦内囊肿;输尿管镜;内引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36-65岁,平均51岁。左侧2例,右侧2例,囊肿最大直径4.2-9.2cm,平均6.7cm。4例均伴有患侧腰部胀痛,高血压2例,肾积水3例,经B超或CT检查提示囊肿均位于肾窦内,血、尿常规化验正常,凝血时间正常,胸片正常。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以F8/9.8 Wolf硬性输尿管镜在电视监视下采用侧入法或旋转直入法插入输尿管,于患侧肾盂内可见到紫蓝色突向肾盂的光滑圆形囊肿,通过输尿管镜工作通道将自制针形电切刀(将输尿管导管头部剪去,经尾部放入输尿管导丝,导丝外露输尿管头部0.2cm,尾端和高频电刀连线相接触,高频电源电切功率为100W,电凝功率为60W)插入囊肿,横行电切开囊壁,切口仔细止血,开口大小约0.5cm,在安全的前提下可切一直径0.5cm大小囊壁,使肾盂与囊肿相通。放置双J管于囊肿内3例,肾盂内1例,退出输尿管镜,结束手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

        2  结    果

        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周拔出双J管,随访4-9个月,全部病例囊肿均缩小50%以上,2例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恢复正常,3例肾积水者积水明显减轻。

        3  讨    论

        肾盂旁囊肿是指靠近肾盂或肾门的肾实质单纯性囊肿,其不与肾盂相通。常压迫肾盂、肾血管和周围肾实质而产生临床症状。肾盂旁囊肿发病率为肾囊肿的1%-3%。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B超、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静脉肾盂造影(IVP)、同位素扫描、肾血管造影等。B超检查可作为筛选诊断肾囊肿疾病,CT及增强检查可以明确囊肿大小、数量与肾盂的关系以及向肾门内伸展的程度等,IVP可以观察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程度,在CT、IVP诊断较困难时可考虑用MRI、肾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

        肾盂旁囊肿进展缓慢,直径<5cm时,若无自觉症状或并发症可随访观察;当囊肿直径>5cm或出现压迫症状及并发症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现阶段对肾盂旁囊肿的治疗有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治疗采用开放性囊肿去项,脂肪填塞术,该术式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肾脏及周围的其他病变,但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术后患者住院时间长、恢复慢;发生在肾盂旁的单纯性肾囊肿,采用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开窗去顶治疗相对容易,而肾盂旁肾窦内囊肿的组织来源于非肾实质,其位置深且与肾蒂关系密切,腹腔镜操作难度大,相对困难。穿刺抽吸囊液注射药物治疗肾盂旁肾窦内囊肿极易损伤周围组织而引起并发症,故不宜采用。笔者采用硬性输尿管镜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窦内囊肿患者4例,临床疗效满意,同样可以达到其他腔镜治疗技术的效果。我们体会到输尿管镜内引流术的关键是术前明确诊断和囊肿的准确定位,术前除了做B超检查外还应做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帮助确定囊肿在肾脏的具体位置、与集合系统的关系等。对肾盂旁囊肿有可能与集合系统相通的患者,术前还应做IVP进一步明确诊断。

        输尿管镜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窦内囊肿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文献报道尚少,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由于例数少,其长期疗效及实用价值有待更多病例积累。

    ↑上一篇:膀胱脐尿管腺癌2例报告
    ↓下一篇:电视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息肉并膀胱结石1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