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水胶体敷料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1338次

    乳腺癌是常见的对女性产生严重危害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化疗、放疗等。以前常用的化疗方案有AT、CAF、CEF等。AT方案为表柔比星/多柔比星加紫彬醇,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其中表柔比星溢出静脉会造成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坏死。小静脉注射或反复注射同一血管会造成静脉硬化。药物说明书建议以中心静脉输注较好,但在临床工作中化疗药物的输注均由护士完成,常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可避免会发生化疗性静脉炎。据文献报道,静脉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60%~84%[1]。传统的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物理疗法、局部湿敷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我科自2011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水胶体敷料(德国保赫曼生产的德湿可)治疗表柔比星化疗所致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9月将我科乳腺癌术后采用AT方案进行化疗,且出现2级及以上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34~58岁,平均42岁。按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的标准,静脉炎分为5级:0级:没有任何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疼痛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水肿和/或发红;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水肿和/或发红,有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呈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水肿和/或发红,有条索状物形成,并且可触摸及的条索状静脉长度在2.5 cm以上,局部有脓液流出。化疗性静脉炎的判定方法:注射部位及其走行上方出现红肿、疼痛、烧灼感,发生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过程中或输液结束以后,并排除药物外渗的因素,并按INS进行分级,所有入组患者INS分级达到2级或2级以上。

    1.2方法:试验组根据静脉炎发生范围大小,采用水胶体敷料(德湿可)直接覆盖于皮肤,覆盖面积直径应大于患处2~3 cm,使用时间为72 h或敷料起泡、变白超过3/4时更换。对照组使用50%的硫酸镁湿敷。于治疗后2 h、4 h、8 h、24 h、72 h、168 h观察,按INS对静脉炎进行分级判断治疗效果。临床判定标准:无效: 治疗后INS分级无改善或INS虽有改善,但INS分级仍在3级或3级以上;显效:治疗后INS分级降到1级或INS分级由治疗前的3级和4级降到2级;痊愈:治疗后INS分级降到0级[2] 。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2.0软件对两组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水胶体敷料对表柔比星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有显著治疗作用,详见表1。

     

    表1治疗效果观察[例(%)]组别 例数  显效     治愈   无效     试验组 40  40(100)  38(95) 0    对照组 40  35(87.5) 22(55) 5(12.5)     2.2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比较:试验组显效时间2~4 h, 治愈时间24~72 h, 对照组显效时间8~10 h,治愈时间72~168 h。试验组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表柔比星常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输入表柔比星治疗后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此药刺激性强,产生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发生痉挛。轻的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血管发硬或呈条索状,严重的局部会形成水泡、溃疡,甚至蜂窝组织炎或组织坏死。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首先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化疗药物;若选用的是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则应首先采用深静脉置管,通过深静脉置管给药,可明显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若不得已需选用外周静脉输入,必须使用静脉留置针,在输入化疗药物过程中,护士需加强巡视,保证护士随时能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药物外渗发生。

    硫酸镁能抑制运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弱,缓解外周血管的痉挛。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可松弛病变部位的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50%硫酸镁还具高渗透性,可以加快组织水肿的消退[3]。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效果并不明显,考虑因为浸有硫酸镁的湿纱布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干燥,药物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硫酸镁湿敷需反复浸湿纱布以保证局部药液浓度。

    水胶体敷料是一种表面为半通透性聚氨酯薄膜的新型材料,富含有亲水性质的水胶颗粒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疏水基质。通过本临床观察发现,水胶体敷料对表柔比星化疗性静脉炎的治愈率为95%,明显高于硫酸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考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胶体中富含有亲水性质的水胶颗粒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人体组织接触后,渗入到组织内,使神经细胞超极化,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可使局部的痛域升高,产生镇痛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②机体组织在局部CO2浓度增高的环境中,会刺激毛细血管的生长,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增加血供;在低氧张力情况下,会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及白细胞介素,加速炎性反应消退,可使局部疼痛缓解,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水胶体敷料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人为制造一个缺氧的环境,加快病变处的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静脉炎处组织的修复。③湿润的环境中机体组织的愈合明显高于干燥的环境。水胶体敷料能人为制造一个适合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使静脉炎的修复加快。④用水胶体敷料治疗会形成一个良好半通透性的封闭环境,透气不透水,局部清洗和沐浴均不受影响,并且能够阻挡细菌入侵,降低病变部位发生感染的机会。⑤超薄柔软,半透明。水胶体敷料的皮肤顺应性高,不影响肢体活动。由于其皮肤相容性好,也极少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

     

    4小结

    本研究显示,水胶体敷料治疗表柔比星化疗性静脉炎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能明显改善化疗性静脉炎的症状,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同时水胶体敷料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管的刺激症状,提高了血管的重复使用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方便,费用不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5参考文献

    [1]尹秀芬,谭李军.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在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67.

    [2]强水云,李小宁,马春晖,等.PHL019维氏油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学,2006,14(10):1329.

    [3]付喜秀.50%硫酸镁湿敷预防去甲长春新碱致静脉炎的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56.

    ↑上一篇:胸壁结核性脓肿1例报告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胸腔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