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889次

    任 志,李康军,李 龙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 蓬安 637000)

    [摘 要] 目的:介绍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情况。结果:60例腋下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恢复较快,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暴露良好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心胸外科手术;手术指征

    传统普外科在进行心胸手术时,常采用前外侧切口和后外侧切口,这两种手术方法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他们与如今飞速发展的微创技术相差较大。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腋下小切口具有传统普外和腔镜微创的共同优点。现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2月间60例采用腋下小切口行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2月间行腋下小切口手术的心胸外科患者60例为研究样本,年龄18~66岁,平均46.50岁;其中男41例,女19例;手术原因:自发性气胸19例,肺叶切除12例,开胸探查8例,肺癌11例,食管瘤10例。均符合进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适应征。

    1.2手术方法:做好手术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侧卧位,腋下垫高,同时患肢一侧的手臂外展固定。取腋下背面肌的前缘第三或第四肋间隙做8~12 cm的切口,平均10 cm,使切口直达胸外筋膜,再切开胸外筋膜进入胸腔。以撑开器固定,直至胸内暴露满意为止。如为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在进入胸腔后最好改为单肺通气,有利于术野暴露。胸腔内操作类似传统开胸手术,如果切口小,暴露不佳,可使用胸腔镜等辅助器械,方便手术。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为食管瘤患者,那么应结合手术部位的解剖学特点采取仰卧位,其他患者标准侧卧位的同时,另一侧躯体垫高30°,患侧悬吊。手术中根据临床表现可以适当调高手术床或者调整手术床的倾斜度,方便胸部器官的暴露。

    2 结果

    手术后, 60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的心胸外科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1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肺大疱切除缝扎术,均痊愈,无感染;10例食管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术,病灶清除顺利;12例肺叶切除患者因为肺癌而行淋巴清扫;开胸探查暴露清楚,效果良好。以上患者中,1例左下肺周围型肺癌因肺不张导致胸内膜粘连使术野暴露不清,出血较多,其余59例均暴露良好。所有患者的小切口开胸时间在9~20 min之间,平均12 min。胸腔关闭缝合时间20~40 min,平均30 min。手术中失血量少于30 ml,术后胸腔引流量在250~500 ml之间,平均350 ml。大多数患者术后仅有轻微的胸痛,口服止痛剂效果良好,另有10例患者疼痛较重,用适量止痛剂后均得到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咳嗽、咯痰顺畅,无阻碍,取出引流管后,除3名术后感染外,其余均可下床走动,胸部以上关节活动无障碍。术后感染3例,为食管瘤摘除后感染1例,肺切除术感染2例,均是轻微感染,连续进行抗炎治疗1周或2周后恢复。

    经分析,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术中成功率达98.33%,60例样本中仅有1例术野暴露不清影响手术进行,手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仅有3例发生感染,占5%;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节省了医疗资源,手术中出血量小;术后疼痛轻微,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3 讨论

    传统的心胸外科手术多采用外侧或者后外侧切口,切口长至几十厘米,虽然暴露效果佳,但是由于常需要切断2~3层的胸壁肌肉[1],造成较大的创口,术中出血量大,而且开胸和闭合都需要大量时间,所以虽然它能适合普胸外科的所有手术,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再加上术后疼痛强烈,影响上肢关节的活动,恢复较慢[2],对一些患者来说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迅速,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传统普外科手术对于一部分爱美的女性来说难以接受。手术的目的不仅是消除病灶,还要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消除身心两方面的创伤。所以近年来,医务人员加强了心胸外科手术的研究,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便应运而生,它应用在心胸外科的最大优点就是减少切口创伤,因为它不需要切断胸壁所有肌层,不需要切断肋骨,所以失血量少,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因为开创口小,不伤及肋骨,不牵拉肩胛骨,所以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大大降低,上肢和肩胛关节的活动也能很快恢复。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止痛剂的使用,甚至不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减少并发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患者上肢肩胛功能的尽早恢复有助于患者尽快下床活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来说是很大的提升。腋下小切口位置隐蔽,创口也只有10 cm左右,基本不影响美观,所以对于可以选择腋下小切口手术的患者而言,普通外科手术是可以不考虑的。一般来说,对于胸腔出现广泛粘连、肺门较深或者局部粘连较重、大出血病灶不清的患者,传统普外科手术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3]。但是肺大疱切除、肺裂伤修补等相对简单的手术,只要保证手术过程肺通气、肺内无严重粘连,那么一部分肺癌患者和全肺切除患者也可进行腋下小切口手术。

    4 参考文献

    [1] 权宽宏.腋下小切口剖胸252例临床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4,12(2):98.

    [2] 田振伟.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附26例报告)[J].现代肿瘤学,2004,4(12):190.

    [3] 贺榜福.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4):388.

     

    ↑上一篇:正确从胸片上诊断肺门区病变
    ↓下一篇:胸腔镜在心胸外科临床的初期应用31例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