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中晚期肺小细胞肺癌放疗并化疗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11  浏览次数:872次

      作者:苏成兰,乐根明,黄素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关键词】 肺小细胞肺癌; 放 疗; 中晚期

      笔者在医院学习期间,收集了自1998年11月至2004年9月对86例中晚期肺小细肺癌(NSCLC)放疗前采用NP方案(NVB+CDDP)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3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病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岁,全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血、胸痛、气急、锁骨上肿块等症状,按UICC标准分期,ⅡB期22例,ⅢA期32例,ⅢB20例,Ⅳ期12例,细胞学诊断40例,病理学诊断46例,其中鳞癌73例(84.9%)、腺癌10例(11.6%)、大细胞肺癌3例(3.5%),评分均在70分以上,心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

      1.2 治疗方法:放疗前给予两个周期的联合化疗(NP方案),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长春瑞滨40mg/次,静推,d1.8,顺铂40mg/次,静脉注射d1~d3,适当水化,28d为一个疗程,用药期间给予胃复安、恩丹西酮、维生素B6,地塞米松等静脉用药以减少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予利血生、升白胺等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本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化疗,第2疗程结束后休息2周左右接受放疗。

      1.3 放疗方法:模拟机定位,照射部包括原发病灶,纵隔,同侧肺门淋巴结,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前后对穿照射,常规分割,每次DT1.8GY, DT达45GY后,缩野用斜野或侧野对原发病灶追加照射至DT70GY左右,放疗中应注意使各骨髓受量在45GY以下。放射治疗结束后休息2周,视病人体质状况及肿块退缩情况,再予2~4周期NP方案化疗。治疗中每周查血常规1次,治疗前后作肝肾功能、B超等检查。治疗前、中、后作胸正侧位片或胸部CT扫描等判断肿块退缩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放射治疗计划。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随随访3年以上,随访率达100%,其中1、2、3年生存率为50例(58%)、32例(37.2%)、18例(20.9%),各期生存率见表1。

      表1 各临床分期的生存率(略)

      毒副反应:在放化疗期间,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为食欲减退60.5(52/86),呕吐48.8(42/86),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1周内明显减轻,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18.6%(16/86),经服用升白药物后1~2周回升至正常,个别严重者,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150 mg静推3d后回升至正常,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受损,以上毒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未影响到放疗的顺利进行。

      3 讨论

      早期NSCLC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为广大肿瘤科医师的公认,对中晚期病人则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对于中晚期NSCLC进行单纯放射治疗,由于肿块大,乏氧细胞多,放射治疗敏感性差,癌细胞转移率高,往往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生存率低而使治疗趋于失败。如采用放化疗结合,在放疗前采用2个疗程的NP方案化疗,可使肿块缩小,增加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消灭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减少远处转移的机会,减少复发率,提高了生存率。本组采用NP方案化疗加放疗(先大野后小野),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1%、37.2%、20.9%。文献报道单纯放射治疗其1、3年生存率为52.2%和10.0%[2]。因此NP方案加放疗这一治疗方案有望增加局部病灶控制,减少远处转移,并可提高远期生存率。而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可逆性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明显减轻,本组病人无1例因药物毒副反应而终止化疗。我们认为此法优于单纯放射化疗。对于中晚期NSCLC病人不适于手术或拒绝手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11-641.

      [2] 谷铣之,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18.

    ↑上一篇: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胸骨重建9例分析
    ↓下一篇:自体肺移植在Ⅲ期中心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