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体外超声波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16  浏览次数:808次

      作者:高连生,郝树森,陈稚丽,王冬欣,尹永海  作者单位: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超声波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入选患者100例,双侧颈动脉均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左侧颈动脉斑块作为治疗组,右侧颈动脉斑块作为对照组,治疗15个疗程,比较2组斑块缩小情况。结果 治疗组9个疗程和15个疗程时斑块缩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体外超声波治疗可以明显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关键词】 超声波,动脉粥样硬化,消融;体外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供血障碍,导致脑梗死,现已受到临床重视。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形成脱落或小斑块脱落成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1]。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双侧颈动脉均有斑块的患者100例,应用体外超声波治疗左侧颈动脉斑块,取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经彩色超声(日本日立EUB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均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4±10)岁;其中脑梗死65例,高血压50例,糖尿病45例,冠心病40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的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超声波治疗组(即治疗组),给予体外超声波治疗(深圳市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波血管治疗仪,型号:838BMCⅡ),作用部位颈动脉斑块所对应体表部位,能量1.5 W,20 min/d,12 d 1个疗程,共治疗15个疗程;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对照组,不给予超声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斑块直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组前后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组治疗9个疗程和15个疗程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主要侵害从主动脉到直径为3 mm的大、中等动脉,最常发生在冠状动脉,其次为颅内动脉、颈动脉、主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在我国颅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病率为39.3%,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病率为24%[2]。颈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发生一系列变化:动脉迂曲、斑块形成以后导致动脉狭窄,不同程度地影响血流动力学造成脑供血不足;严重的狭窄、溃疡性斑块表面形成血栓,斑块或血栓脱落,都可导致血管闭塞或造成脑梗死。所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能逆转,近年来动物实验发现,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给予低脂、使用降脂药或其他药物后,斑块可明显消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研究表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低脂饮食、有氧运动及降脂治疗等,动脉硬化斑块进展可以减缓或部分消失[3]。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是可逆的。

      有研究表明,超声波消融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有效地清除斑块,在常规剂量下,不会造成血管壁损伤,且超声消融产生的碎片很小,相当于正常红细胞的1/3~1/2,不会造成远端血管阻塞[4,5]。本研究通过体外超声波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明显缩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无不良反应,对心率及血压没有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超声波通过机械震荡和空化效应来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8],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为缺乏正常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质地坚硬易碎,容易被超声能量分解。超声波的机械震荡作用,引起细胞原浆微流,细胞容积运动和细胞膜渗透性增加,以及组织细胞粒子的高频震荡,促进细胞内容物转移,高分子化合物分离和生物学活性物质释放,对于清除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等异常大分子物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庆祝,王青银,郑金书.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安徽医学,2008,29:276277.

      2 邢成名主编.缺血性脑血管病.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

      3 陆丕能.血脂干预与动脉粥样硬化逆转.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201.

      4 舒先红,沈学东,陈世波,等.超声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3136.

      5 李印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评价与治疗.河北医药,2009,31:332.

      6 Rosenschein JJ,et al. Experimental ultrasoundangioplasty:Disrup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thrombi in vitro and arterial recanalezation in vivo. J Am Coll Cardiol, 1990, 15:711.

      7 罗陆一.超声波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9981000.

      8 戚跃勇, 孙清荣, 邹利光, 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891893.

    ↑上一篇: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5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