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颈外静脉置管在化疗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20次

    作者:滕琴芳

    【关键词】  静脉化疗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颈外静脉表浅、管径粗,显露明显,操作简便,又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从2004年8月~2005年11月门诊化疗总数8782例,颈外静脉置管化疗1756例,化疗药物外渗4例,均采用BD.Intima-Ⅱ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现将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体会报告如下。

      1  穿刺方法

      由于颈外静脉压力低,回血慢,尤其对于血管暴露不明显的患者应由另一人协助操作。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协助者轻压颈外静脉近心端,令血管充盈。皮肤局部常规消毒。检查留置针,松动针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按压血管后端,右手持套管针连接盛有2~3ml生理盐水注射器(宜用5~10ml小注射器)以15~30°的角度刺入皮肤,协助者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降低穿刺的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再把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退针蕊,抽回血通畅,表明置管成功。

      2  问题与对策

      2.1  穿刺失败

      2.1.1  原因  (1)头部过度转至对侧,导致血管暴露不明显;(2)穿刺时皮肤绷得过紧,导致操作者无法准确判断穿刺点位置;(3)血管侧方进针导致血管滑脱;(4)推外套管时穿破血管壁;(5)由于患者自身原因,血管显露不清。

      2.1.2  对策  (1)头部偏向对侧的程度以血管充盈最明显时为最佳;(2)轻按皮肤,使血管充盈;(3)由血管正上方进针,直接刺入血管;(4)穿刺者推外套管时,协助者见到回血后宜轻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使血管充盈,外套管进入血管更方便;(5)行中心静脉置管术。

      2.2  液体不滴

      2.2.1  原因  (1)液体渗出;(2)输液管扭曲、折叠;(3)针头紧贴血管壁;(4)穿刺点位置不合理。

      2.2.2  对策  (1)首先检查穿刺局部,如有渗出应重新穿刺;(2)正确固定输液管;(3)调整置管针方向,重新用无菌敷料固定,或者叮嘱患者转动颈部,使外套管在静脉内不扭曲,保证输液通畅;(4)在穿刺前首先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待颈外静脉上段充分显露后的其中点为穿刺点,这样既能使患者感觉舒适,又能确保套管针在患者颈部扭动时不折,保证输液顺利进行。

      2.3  化疗药物外渗  在本院门诊颈外静脉置管化疗中,置管时间最长5天,最短1天,4例化疗药物外渗的病例如下:

      病例1:诺维本40mg+生理盐水100ml,在滴完时发现局部发红,轻微肿胀,检查发现该患者置管针已保留5天,第1天也曾静滴同样剂量的诺维本。即采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环形封闭,后用热毛巾湿热敷30min,休息30min,如此持续72h,水温以60℃左右为宜,夜间用喜疗妥软膏涂敷。

      病例2:表阿霉素70mg+5%葡萄糖500ml,在滴入400ml后患者主诉局部疼痛,检查后发现少量药物外渗,追问穿刺者得知患者颈部静脉细,显露不明显,且静脉斜向颈后。即采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环形封闭后用冰袋冷敷4h,再用喜疗妥软膏涂敷1周,每日4次。

      病例3:奥沙利铂150mg+5%葡萄糖500ml,滴完后患者主诉局部胀痛,检查局部轻微肿胀,追问病史,前1疗程化疗输液结束后局部有轻微外渗。即采用喜疗妥软膏涂敷1周,每日4次。忌用冷敷或热敷。

      病例4:顺铂40mg生理盐水500ml,在滴注过程中出现渗漏,检查发现所采用的置管针为0.7mm×19mm。由于顺铂刺激性小,渗出少,叮嘱患者避免热敷,未做其他处理。

      以上4例患者,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均未发生严重后果。从病例中笔者分析认为:(1)遇腐蚀性化疗药物连续静滴时,置管针不宜超过48h,化疗前后均用普通液体冲管;(2)遇到颈外静脉条件差,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应向患者说明化疗药物渗漏的危害性,说服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询问既往史,对于血管损伤未完全修复者,禁止在同一部位穿刺;(4)因颈外静脉穿刺患者活动度大,穿刺时套管针进到1/3还未见回血,应停止继续穿刺,穿刺时宜采用0.9mm×25mm长针,禁止用0.7mm×19mm短针,避免置管针滑出血管外。

    2.4  外渗不易观察  颈部面积小,宜用无菌透明敷贴,即利于置管针的固定,又保护穿刺部位,使局部保持相对无菌状态,同时因无菌敷贴透明,便于对穿刺局部有无外渗及静脉炎的观察。

      3  护理体会

      颈外静脉置管针的临床应用应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好护理要点就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合理地保护静脉,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马秋爱.外周静脉与颈外静脉化疗致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天津护理,2005,13(1):44.

    ↑上一篇: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下一篇: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