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青少年型电脑颈椎退变X线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62次

    作者:韦红星作者单位:532800 广西天等,天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电脑颈椎退行性变的X线征象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青少年电脑颈椎退变病例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摄取颈椎正侧位及左右斜位、过伸过屈位、开口位X线片。结果 18例10例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例椎间关节滑脱移位,1例椎体半脱位,4例椎间隙前窄后宽,3例椎体前扁后宽呈“坡形”椎,1例椎体前缘骨质增生;3例C5~6双侧椎间孔变窄;2例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前后间隙增宽(>3 mm),呈半脱位。结论 青年型电脑颈椎病是由于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中过早持久地使颈部过伸或过屈、负荷过重引发的不同于成人颈椎病表现和相应症状的特殊类型颈椎病。

    【关键词】  电脑颈椎 X线 椎间关节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颈椎骨软骨退行性变及骨、关节增生肥大及软组织改变[1]引起的系列改变,颈椎病发病年龄近年来还有年轻化趋势[2],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办公室白领和沉溺于电脑游戏的中学生患颈椎病的几率逐渐上升。现分析一组18例X线资料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0~32岁,平均18岁;长期电脑前工作文秘人员2例,长期加班伏案学习时间超过12 h 2例;电子维修人员2例,长时间在电脑前玩游戏6例;驾驶人员3例,其他6例。临床检查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部胀累痛,活动受限;头晕、眼花4例,心悸2例,C4~5压痛3例;失眠、记忆力下降1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摄取颈椎正侧位、左右斜位、过伸过屈位、开口位X线片。

        2 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不同程度改变10例,占56%,其中局部变直7例,以C1~5段椎体为甚,伴轴线侧弯3例;以C4~5椎体为中心后突成角3例。2例椎间关节滑脱移位;1例椎体半脱位;4例椎间隙前窄后宽;3例椎体前扁后宽呈“坡形”椎;1例椎体前缘骨质增生;3例见C5~6左右椎间孔变窄,占17%。2例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前后间隙增宽(>3 mm),呈半脱位。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30多岁出现颈椎病的人逐渐增多,其中从事文字工作的比较多,如记者、办公室人员、白领职员、打字员,特别是长期用电脑的人员发病率较高。颈椎病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有直接关系,坐多动少,工作紧张,长期伏案,甚至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导致颈肩肌过度疲劳。加上伏案时姿势欠妥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严重的造成颈椎间盘膨出。

        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后突,轴线侧弯是本病最早最常见的X线征象。生理曲度测量方法为自枢椎齿状突的后上缘至C7后下缘做连线,测量该直线与颈椎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即深度。正常值为(12±5)mm。深度测值<0.7 cm为颈椎曲度变直,深度为负值属于后凸[3],本组18例中有10例颈部曲度改变,生理前屈,弧度变小、变直,反弓。颈椎侧弯:表现为左右侧弯或S形弯曲。颈椎失稳,椎体间后缘连线向前或向后滑脱,向前或向后滑移大于0.2 cm为诊断标准,小关节突呈“双边”双突征。

        钩椎关节增生肥大,椎小关节错位,本组2例见椎间关节滑脱,正位片双侧椎小关节左右宽窄不一,侧位上下关节突变尖、骨质增生硬化。

        椎间隙改变,椎体不稳并滑脱: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后凸,椎体失稳,椎体受力点前移,椎间隙呈前窄后宽,引起椎体呈阶梯状滑脱,本组4例有椎间隙改变,1例椎体滑脱。

        椎体坡形改变:为本病重要X线征象。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认为由于长时间椎体前部受压,骨质含钙量较少而引起的一种疲劳骨折,或者是由于小儿椎间盘纤维环含水量大,易受压变性,影响椎体的正常发育所致,亦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椎间孔的改变:由于椎间关节的脱位及退变增生导致椎间孔缩窄。本组病例中3例颈椎斜位见椎间孔缩小变形。

        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前后间隙增宽,呈半脱位。有文献报道,寰枢关节前后间隙>3 mm有诊断意义。本组2例占11%。

        本组病例颈部软组织项韧带未见钙化影,此为不同于老年人颈椎病的特点之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青年型颈椎病的人逐渐增多,这与职业、学习姿势不当、长时间伏案有关,应提高对青年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使临床医生对此种病例诊断治疗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 解光全,朱秀英.颈椎病患者400例X线诊断分析.颈腰痛杂志,2001,22(4):345.

    2 宋春仙,任慧娟.颈椎病CT诊断价值.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2):121.

    3 刘惠芳.临床X线测量.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2.

    ↑上一篇:神经根管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7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