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颈部淋巴结结核28例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890次

    作者:袁孝林,陈小慧,王成绪

    作者单位: 844900 新疆叶城,解放军第18医院五官科(△病理科)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结核是新疆南部地区的高发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外结核以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其中淋巴结结核又以颈部最多见。我科对2003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28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龄1~69岁,其中15~40岁者占60.7%;5例患者X线胸片有陈旧性肺结核,其余正常。术前抗结核治疗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地中等,呈串珠样或数个淋巴结粘连。形成脓肿后,可触及波动感。大部分患者无全身中毒症状,如盗汗、午后低热、消瘦乏力等。病程8天~12年。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为淋巴结结核。发生部位分别为:左侧12例,右侧15例,双侧1例;肿物部位:颈后三角15例,颌下区5例,下颈部3例,颏下3例,上颈部2例;颈后三角最多见,占53.6%。

        1.2  治疗方法  颈部淋巴结结核分为4类,其中结节型20例,炎症型3例,脓肿型4例,溃疡型1例。对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麻醉的选择根据患者年龄以及耐受程度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15岁以下采用全身麻醉,成人采用局部麻醉,必要时辅以基础麻醉。结节型和炎症型均将病变淋巴结切除,脓肿型中患者行病灶清除术,切除受侵的皮肤及脓肿壁,彻底清除脓液、干酪样坏死物及受侵的软组织,清除液化不全的淋巴结,术腔生理盐水200 ml加异烟肼注射液0.3 g充分冲洗后放置链霉素粉1 g,术后7~9天拆除缝线,切口甲级愈合。1例溃疡型行病灶清除术,溃破处的皮肤行梭形切除,所有手术在彻底止血的基础上,未放置引流管。

        1.3  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继续药物抗结核治疗。随访0.5~1.5年,术后无复发。

        2  讨论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重新回升的趋势。但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不一定以典型的肺结核形式出现,而体表淋巴结结核日渐增多。体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为多见,占90%左右。颈部淋巴结结核多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无明显午后低热,无结核中毒症状[1]。据报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好发部位依次是颈后三角、上颈部和颌下区锁骨上及下颈部最少[2]。我们总结病例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后三角、颌下区、下颈部、颏下区及上颈部。颈后三角最多见,占53.6%。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发生在单侧,多表现为无痛性逐渐增大。因此对于单侧、无痛性、逐渐增大的淋巴结群,尤其位于颈后三角应高度怀疑淋巴结结核的可能。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切除活检。结核性和非结核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因此有必要对诊断不清的治疗无效的肿大淋巴结进行切除活检[3]。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单纯药物治疗的较多,然而淋巴结结核因其有完整的包膜或脓腔,全身抗结核药物难以穿透而使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难于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且结核杆菌不断作用于淋巴结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而发生干酪样坏死,近来手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吴恩等(1995)提出了脓肿型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一次切除脓肿内干酪样组织,同时切除周围肿大淋巴结,创腔内放置链霉素粉,一期缝合切口,达到近期疗效良好率100%,远期治愈率98%。郭冰等122对结节型、炎症型、脓肿型、溃疡型颈部淋巴结结核均采用了外科治疗,全部治愈[4]。我科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对结节型、炎症型和溃疡型和脓肿型颈部淋巴结结核均采用了病灶切除术,切口均于术后7~9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0.5~1.5年,手术部位无再发淋巴结肿大。

        [参考文献]

        1  符丹丹,王家东.耳鼻咽喉头颈淋巴结结核.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8):428-429.

        2  Baskota DK,Prasad P,Kumar Sinha B, et al.Distribution of lymph nodes in the neck in cases of tuberculous cervical lymphadenitis. Acta Otolaryngol,2004,124(9):1095-1098.

        3  Chao SS,Loh KS,Tan KK, et al.Tuberculous and nontuberculous cervical lymphadenitis:A clinical review.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6(2):176-179.

        4  郭冰,刘维波,邵彬,等.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6):352-354.

    ↑上一篇:颈部异位甲状腺癌误诊为炎性包块1例
    ↓下一篇:颅脑创伤病区住院总医师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培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