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电针配合药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24  浏览次数:863次

    电针配合药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黎进齐1黎进波2 558000贵州黔南州中医院1 贵州独山县中医院2   摘要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3组,电针配合药酒35例为治疗组,电针35例、药酒3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药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关键词     电针药酒神经根型颈椎病 资料与方法  收治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电针组(对照组):针具采用0 30mm×50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①取穴。主穴:颈4~7夹脊穴(根据病变部位取穴)、风池。配穴:肩井、肩髃、天宗、曲池、外关、手三里。②操作:患者俯伏位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在上述穴位依次进针,得气后接上G6805-1A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临床症状为双侧的接3组线,主穴2组,配穴1组;临床症状为单侧的接2组线,主穴1组,配穴1组。用连续波,频率50Hz,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分钟,出针时压迫针孔以防出血。1次/日,10次1疗程,间隙2天行第2疗程,最多4个疗程。  药酒组(对照组):①方剂:桑枝60g,五加皮60g,红花100g,制首乌100g,当归140g,鸡血藤140g,川芎50g,白酒(40°~50°)3000g。制法:浸泡14天左右(其间经常摇晃)滤出药液即成。用法:2次/日,10~20g/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药酒我科备有,其后可由患者自备。  电针配合药酒组(治疗组):在电针治疗后同时服用药酒。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满分20分。根据:颈肩臂疼痛;上肢麻木;颈椎侧弯,颈部活动受限,活动诱发;颈部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肩上肢肌力下降等症状体征轻重程度分为4级(无、轻、中、重),无者记4分,轻者记3分,中者记2分,重者记1分。①治愈:治疗后达到20分;②显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6~8分;③好转: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1~5分;④无效:治疗后总分不变或比原来降低[2]。结果  3组疗效比较:P<0 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治愈与疗程的关系:电针配合药酒组和电针组近期治愈率无显著差异,而远期疗效及治愈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药酒组近期疗效较差,虽然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近期,但治愈率明显低于电针配合药酒组。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针刺颈夹脊、风池、肩井、肩髃、天宗、曲池、外关、手三里等穴,加用电针,可调理脏腑、宣畅气血、疏通经络;再予中药配制药酒,中药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中医认为,酒本身就是药,也可以治病,酒为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入心、肝经,具有畅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消冷积、祛胃寒、养脾气、促消化、润皮肤的功能,还能引药上行,助药力,适量饮用,可强身健体[3]。电针和药酒两种疗法配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故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由于中药酒剂具有用量小,药效迅速,有一定的防腐性等优点,因而便于长期使用,因其简便易行,亦可用于症状消失后的保健预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王泽显,关勇键,徐应乐.牵引、手法、针刀三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2008,29(6):565.   3程爵棠.中国药酒配方大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2:4.

    ↑上一篇:带状疱疹误诊为梨状肌综合征1例报告
    ↓下一篇:左氧氟沙星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