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颅内动脉瘤再出血23例的诱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09-07-11  浏览次数:820次

    作者:戚淑燕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约为45%~50%[1],主要是严重的首次出血和早期的再出血引起直接脑损害以及迟发性脑缺血所致。现对60例颅内动脉瘤23例再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探讨导致动脉瘤再出血的诱因,总结其护理对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4~74岁,平均49岁;首次出血37例,再出血23例;前交通动脉瘤43例,后交通动脉瘤17例;既往有高血压史10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5例;吸烟者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脑血管痉挛16例,并发颅内血肿、脑室出血23例;均经MRA或DSA检查确诊。

        1.2  方法  回顾分析、结合文献探讨诱因及护理对策。

        2  结果

      6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中23例再出血的诱因见表1。表1  23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再出血的诱因

        3  讨论

        3.1  情绪异常  精神紧张与情绪波动可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中介机制的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2]。本组2例因得知次日需行手术治疗时过度紧张、担心而突发动脉瘤破裂;1例因亲友和朋友来院探视后过分激动而再次出血。

        3.2  高血压  本组10例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史。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内弹性纤维受损,血压升高或降低可使瘤体肿瘤腔内管壁上所受压力随之增减,压力差增大,加之瘤体解剖上的缺陷,使之破裂[1]。

        3.3  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  用力排便及重体力劳动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心率的变化,血流速度的改变使瘤壁上所受压力增大,加之瘤壁血管坏死,壁内炎性细胞及纤维侵入,使瘤壁变脆,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2]。本组有5例是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突然摔倒,头痛、意识障碍而入院,2例因在床上用力排便时突发再出血。

        3.4  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由于组织的自动修复、血液凝集作用,可使出血暂停,但此处的组织纤维尚不牢固,易于再出血[2]。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可破坏机体的自凝状态。本组有1例病人不听医务人员劝阻在出血后5天下床活动,导致再出血。

        3.5  剧烈咳嗽  由于咳嗽可导致瞬间血压、颅内压波动,对动脉瘤壁产生强烈冲击,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本组有2例因伤风感冒引起剧烈咳嗽而再次出血。

        4  护理对策

        4.1  心理干预  动脉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并随之出现各种心理反应。为了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承认疾病的客观存在,采取心理干预是必要的。给予心理疏导,让类同病人现身说法,使精神放松;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适当让其了解疾病程度的同时,让病人充分休息,听音乐,分散其注意力。

        4.2  控制血压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中年以上者,许多文献报道本病与动脉壁内弹力纤维缺失有关[1]。因此控制血压可减轻动脉瘤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出血机会。用药期间按时准确给药,严密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发生脑缺血和脑梗死。

        4.3  指导合理饮食  嘱病人多食蔬菜和水果,多饮水,适量口服通便液和大黄苏打片等通便药物,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4.4  卧床休息  文献报道再出血的最高危险发生在动脉瘤破裂后的第1周后期及第2周早期,因此绝对卧床休息应不少于4周[2]。让病人自由卧位,并适当抬高头部,避免病人对绝对卧床休息误解为强迫性,应适当限制探视时间与人数,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医源性刺激。

    4.5  预防呼吸道感染  加强健康宣教,戒除吸烟、饮酒;注意保暖,严禁上呼吸道感染者入病房;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对病室空气消毒30 min。

        5  小结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及时确诊、合理治疗,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然而治疗效果与病情、高血压程度、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任何能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而改变治疗结果。因此对各种能够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东,赵继宗.颅内囊性动脉瘤的发病率、自然史和破裂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6):377-379.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0-373.

    ↑上一篇:偏头痛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下一篇: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治疗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