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直切口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4例

    发表时间:2012-11-19  浏览次数:1109次

      作者:朱宝成,肖鹏  作者单位:陕西三原,三原县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观察直切口小骨窗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直切口小骨窗清除血肿。结果 按GOS分级评估疗效,死亡14例,植物生存12例,重残18例,中残44例,良好26例。结论 用直切口小骨窗清除颅内血肿,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直切口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

      本科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直切口小骨窗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64例,女50例;年龄43~80岁,平均56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8h。

      1.2 影像学检查

      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脑出血改变。壳核部56例,尾状壳23例,皮层下22例,丘脑9例,小脑半球4例。血肿量35~50ml者59例,51~70ml者35例,>70ml者20例。

      1.3 临床表现

      浅昏迷63例,中度昏迷40例,深昏迷11例。一侧瞳孔散大31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锥体束征单侧阳性59例子,双侧阳性17例,去大脑强直7例。血压在140~250/90~140mmHg之间。

      1.4 手术方法

      本组114例病人中,除24例烦躁、呕吐剧烈患者在全麻下手术,其余90例在局麻加强下行直切口小骨窗清除血肿,手术时间为0.5~2h。方法:根据术前头颅CT定位、直切口切开头皮全层,头皮夹止血,电凝出血点,推开骨膜,钻孔后扩大骨窗直径为3~5cm,电凝硬膜血管,星状切开硬脑膜;于无血管区用脑穿针穿刺证实血肿位置后,切开皮质造瘘达血肿腔,由浅入深缓慢吸除血肿,吸引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周围组织,遇有动脉活动出血,可电凝止血;遇有大的血管可用棉布保护以免损伤;对粘连过紧的小血块,多为原发性出血,可电凝止血,不强求吸除;最大可能清楚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冲肿腔至清亮,放置通畅引流管于血肿腔内引流。

      2 结果

      按GOS分级[1],Ⅰ级:死亡14例;Ⅱ级,植物生存状12例;Ⅲ级,重残,需他人照顾,18例;Ⅳ级,中残,生活能自理,44例;Ⅴ级,良好,成人能工作,学生能上学,26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除因血肿急性膨胀引起脑疝和机械压迫的局部微血管缺血性痉挛、梗阻、坏死外,还由于血肿分解产物的损害作用,使血肿周围脑组织由近及远的发生水肿、变性和坏死[2]。高血压出血一般在出血后30min左右形成血肿,6h后,紧靠血肿的脑实质开始出现水肿、坏死[3],故为了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尽早地清除血肿是提高疗效、挽救生命的关键。许多文献也报道早期手术疗效显着。笔者认为,临床上手术时机的选择往往受到病人就诊时间的限制,一般病人入院后一旦确诊且有手术指征,则立即手术。本组114 例全部在超早期内完成。笔者体会本方法的主要优点有:(1)大部分患者可在局麻加强化下手术,大大缩短了全麻术前准备时间和减少了全麻带来的不良反应。(2)手术创伤小,脑损伤最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源性损伤。(3)手术时间短,能迅速清除血肿,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4)可直视下操作,避免了钻孔引流的盲目性和血肿清除不彻底及止血不可靠性,故可有效地预防再出血,脑水肿及对脑实质的损害。(5)因祛除部分骨有减压的作用,同时可避免骨窗过大易引起脑组织移位,脑干被挤压导致长期昏迷的缺点。术前意识状态[4]是估计病情预后的重要指示之一,本组死亡14例中有11例术前处于昏迷状态,昏迷越深,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率也就越高,应高度警惕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避免发生致死性大出血。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有颅内二次出血致死的风险,所以积极控制血压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28.

      2 Nehis DG. Experimental intratrerebral hemorrhage;progression of henodynamic changes after production If a spontaneous masslesion. Neurosurgery,1988,23:439-444.

      3 Sundt TM JR,poepgras DG,Marsh WR,et al.Saphenousvein bypassgrafts for giant aneurysms and intracranial occlusive disease. Neurosurgery,1986,65(4):439-450.

      4 任宇红,李新江.直切口小骨窗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2):143-144.

    ↑上一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脑损伤围手术期的应用
    ↓下一篇:盐水棉片辅助脑室-腹腔分流装置清洁神经内镜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