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7  浏览次数:1110次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中运用设定的电参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NMS-Ⅱ型(低频脉冲治疗仪)对27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中应用设定好的刺激参数,观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分析。结果:27例周围神经损伤包括4例桡神经、5例正中神经、10例尺神经、2例腓总神经、2例胫神经损伤、2例坐骨神经及2例臂丛神经损伤,经神经肌肉电刺激10~60 d治疗后受损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临床症状消失、肌电图检查发现经电刺激治疗后15例(73.91%)患者出现再生电位。结论:以设定的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改善受损神经支配的肢体功能,使受损周围神经恢复其完整性,同时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关键词】 电刺激;周围神经;神经再生;康复

      电刺激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受损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收缩,促进肌肉的运动并能增加损伤神经远端再生、轴突直径及轴突再生的速度,改善运动轴突同肌肉的重建,从而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场是神经的营养剂,神经的再生能力与电场引起的血液循环改善有关,当神经受损,出现新生电位时,应用电刺激治疗时可促进轴突的进一步再生,加速轴突与远端效应器建立有效地联系,起到激活作用,可使肌肉被动地、有节律性收缩,使神经恢复后立即出现肌肉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1]。因而电刺激是可以防止肌肉结缔组织变厚,可预防肌肉挛缩及纤维化,促进肌肉运动功能和神经再生的一种物理治疗的康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0年1月,我院27例患者均诊断为周围神经损伤,男21例,女6例 ,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28岁,损伤的神经分别为:4例桡神经、5例正中神经、10例尺神经、而腓总神经、胫神经、坐骨神经、臂丛神经各2例,检查: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消失或感觉过敏,肌力下降0~3级,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神经营养障碍,对这些患者应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后神经修复效果的体会。

      1.2 方法:采用NMS-Ⅱ型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为这些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做电刺激治疗,主要参数:脉冲幅度不大于50 V,脉冲宽度200 US,频率2 Hz,电流80 mA, 治疗时将电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走行部位,刺激时间持续20 min,1~2次/d,连续10~60 d。

      1.3 疗效观察:临床症状观察:痊愈:运动功能完全恢复,肌力5级,麻木、疼痛消失,显效:运动功能基本恢复,肌力4级,无明显麻木及痛觉异常。进步: 运动功能部分恢复,肌力3级,麻木疼痛减轻。无效: 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肌电图改变:痊愈:检查无异常。显效:肌电图检查无/少许失神经电位,可见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呈混合相。进步:有失神经电位及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减少呈单纯混合相。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临床表现恢复为10例,通过肌电图观察到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有所恢复15例,失神经电位变少,可见再生电位,说明损伤神经轴索逐渐修复,同时也说明损伤的周围神经在逐渐恢复其完整性,通过临床症状和肌电图观察,更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治疗周围神经的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 体会

      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进行神经电刺激后,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回流,维持关节活动范围,保存肌腱的光滑性,防止粘连,延缓肌萎缩,促进神经修复,有助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当肌力达2级以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渐进性抗阻运动等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促进肌力增长、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佩君,王美芬,陈凯敏.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2(4):212.

    ↑上一篇:重型颅脑减速性损伤的救治 体会
    ↓下一篇:颅脑损伤并发症分类及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