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CT引导下经皮激光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807次

      作者:陈耀明,张文现*,张书清,郭甜菊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钢厂职工医院外二科,洛阳 471023)

      【摘要】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激光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6-05~2009-06采用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47例,良3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达81.2%。结论: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真正微创,术后反应轻。

      【关键词】 颈椎病;PLDD;臭氧;微创性

      近年来随着对颈椎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对颈椎病的分类,治疗不断改进,神经根型是颈椎病较为多见的一种,且发病率不断增加并有低龄化趋势。其治疗方法有:①保守治疗,如药物、牵引、按摩、理疗等;②介入治疗,如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胶原酶溶核术、臭氧溶解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等;③开放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复发率高。开放手术治疗存在风险大、费用高、手术时间长、术后退变加速等不足。PLDD及臭氧溶解术是真正临床的脊柱微创技术当然也成为医生的选择,我院自2006-05~2009-06采用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25~81岁,平均44岁。病程3 d~15年,平均2年3个月。其中C3/4 5个C4/5 36个C5/6 61个C6/7 28个。所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和上肢疼痛、麻木等不适,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征。术前常规行颈椎X线,CT及MR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突出但无游离。排除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增生内聚等引起的根性刺激症状。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部分病人经保守治疗1~2个月治疗疗效不理想或反复发作,或初次发作症状严重一般镇痛药物无效的。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及颈后伸练习,提前适应手术体位及操作不适感。术中患者仰卧位,颈后放一体位垫使颈部充分后伸暴露术区。CT责任病灶扫描确定平面后,无菌介入导管剪成1.5 cm长、间隔0.5 cm胶布固定粘在平面上,再次扫描在患侧定位穿刺方向、深度、穿刺点并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点1%利多卡因约1 mL局麻后,用18G穿刺针按扫描的方向深度穿刺,穿入椎间盘后再次扫描将针调整到接近突出物。拔出针芯,接Y型阀导入直径400 μm灭菌光纤,发射1 s,间隔1 s能量300~500 J,完成后臭氧40 μg/mL 3~5 mL注入。再次CT扫描了解汽化程度及臭氧在盘内及神经根周围弥散程度满意后拔针,局部压迫5~10 min。术后颈托固定3周,常规抗渗出,镇痛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1]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体征等四项内容,总分20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0-术前评分)×100%。改善率≥75%为优,50%≤改善率<75%为良,25%≤改善率<50%为可,改善率<25%为差。本组96例穿刺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感染及终板灼伤,血管、神经损伤、臭氧的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经治疗随访,术后6个月按上标准评定,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其中2例失随访,1例术后4个月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优47例,良3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达81.2%。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以保守为主,大部分可取得较好疗效,但本病较高的发病率经正规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方法发作的亦不少见。我们采用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真正意义微创,术后反应轻,疗效确切,术后6个月优良率达81.2%。

      单纯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可即刻使患者症状得到部分缓解,但优良率有限,且术后可能症状反弹,反复。齐强等[2]通过尸体试验证实,PLDD可使椎间盘压力降低34.2%~54.8%。椎间盘激光汽化后盘内的炎症因子明显减少等是其原因,孙刚等[3]一般认为PLDD疗效的影像学评价意义不大,影像学改变不明显。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作用机制一般认为由于直接氧化髓核最主要的大分子结构蛋白多糖复合体,同时与髓核基质内的水分结合可破坏蛋白多糖复合物中的氨基酸使髓核固缩,并且有消除软组织无菌炎症和镇痛作用,此过程较缓慢至少需1周以上。联合应用后明显增加臭氧用量达3~5 mL,单纯应用臭氧单个间隙往往只有1~2 mL,同时获得即刻症状改善,Maigne与Deligne[4]研究证实,对于非开放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的椎间盘存在一个自然回缩的过程。因此臭氧的远期影像学改变比较明显与激光疗效的叠加提高了优良率。

      本组患者随访疗效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有关,低龄、病程短患者明显优于高龄、病程长者。考虑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神经根受压损伤程度越重,椎间盘退变严重程度有关。术后康复训练,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对术后疗效均有影响。对于多节段突出可一次完成手术避免开放手术长节段融合较多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术后1~6个月时逐渐恢复的过程,固非手术治疗疗效差,反复发作的尽早行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姜宏,施杞.介绍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中华骨科杂志,1998,18(6):381.

      2 齐强,党耕町,陈仲强,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93,31(7):407-410.

      3 孙刚,王晨光,等.脊柱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29.

      4 Maigne JY,Deligne L.Computed tomographi follow-up study of 21 cazes of nonoperatively treated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soft disc herniation.Spine(Phila Pa 1976),1994,19(2):189-191.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强化胰岛素治疗探讨
    ↓下一篇:重症颅脑术后应激性溃疡诊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