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1例

    发表时间:2011-04-21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林莉莉 马翠莲 作者单位:264500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破伤风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头皮裂伤于2003年10月20日来院急诊。伤后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既往身体健康,无明显过敏史。查体:神志清晰,一般情况可,头顶部见3cm×0.5cm头皮裂伤,伤口少量渗血。经清创缝合后给予左前臂屈面皮内作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吸取1500IU破伤风抗毒素针剂0.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然后于皮内注射0.1ml。皮试后10min左右,患者左前臂皮试区以注射针眼为中心,出现一块约5cm×7cm大小片状水疱疹,微痒。患者觉得头昏、乏力,继之全身皮肤瘙痒,起风疹块。即给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静滴10%葡萄糖500ml+10%葡萄酸钙针10ml,地塞米松针10mg。疱疹处涂肤轻松软膏,20min后全身风疹块和手臂水疱疹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当1h后再输第二瓶液体(5%GS500ml+维生素E2g)约150ml时,患者再次感到全身皮肤瘙痒,起风疹块,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90/60mmHg。即停止输液,改输5%葡萄糖50ml+地塞米松针10mg,同时给吸氧、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针1ml,肌肉注射非那根针25mg,病情逐渐平稳,症状缓解,皮疹消退。改为口服扑尔敏片,观察到第二天,交待今后必须避免应用此类药物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治疗较为困难,而预防效果极佳。外伤后应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破伤风的发生。每次注射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常见的阳性反应是皮试处出现1cm以上的潮红、微隆起的硬块,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或反应不严重。然而个别高敏反应者在做皮试后即刻出现全身严重的过敏反应,迅速危及生命。因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皮试后要密切观察,注意患者有无反应,如患者发生面色苍白、虚弱、荨麻疹或皮肤瘙痒、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时,能及时给予抗过敏等有效的抢救措施,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临床表现也不会相同。对于高敏反应的患者,因机体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有时对某些抗过敏药物也能发生过敏反应,造成反复发作的过敏表现。因此在抢救、治疗过敏患者时,用药应小心谨慎,严密观察,决不能麻痹大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上一篇: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诊断
    ↓下一篇:普洱市人群脑囊虫病临床特点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