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9-17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王沁慧 段广斌 作者单位: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药物和功能训练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将176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包括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赤芍注射液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和功能训练,疗程最少4周,最多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尽快促进病人苏醒,提高生活质量。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综合治疗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研究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重型颅脑损伤相当于GCS分级3分~8分者,临床较常见,致残及死亡率高。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和神经外科合作利用高压氧、药物及功能训练综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106例,并把同期收住的70例同类患者随机选出作为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76例。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和功能训练(简称综合治疗组)。男78例,女2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8岁,平均38岁。其中单纯广泛脑挫伤21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术后)19例,硬膜下血肿(术后)25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2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7例。病程最短26 d,最长5个月。对照组70例(常规治疗加功能训练),男52例,女18例,年龄最小8岁 ,最大61岁,平均34岁。其中单纯广泛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并硬膜外血肿(术后)17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术后)16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0例。病程最短28 d,最长5个月。

      1.2 诊断

      全部病例均有头部外伤史,在急性期按国际GCS评分标准评定均在3分~8分,均作头颅CT或MRI检查。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神经外科常规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并均按常规方法应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赤芍注射液等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功能训练。综合治疗组,治疗前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出凝血时间正常,排除各种高压氧治疗禁忌证。治疗采用宁波产NG-90-Ⅱ型单人纯氧舱。治疗时间90 min,舱内氧浓度在75%以上,稳压30 min~40 min,中间换气10 min,压力0.2 mPa,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 d~5 d,疗程视病情而定,最少3个疗程,最多5个疗程。可在患者入院后或手术后立即使用。治疗组除应用高压氧疗法外,其他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GCS治疗结果分级规定[1]:治愈:神志清楚,全部症状及体征消失,智能和体力恢复正常;显效:神志清楚,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能自理;好转:神志清楚,症状及体征改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幸存者生活质量较差[2],因此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及康复值得探讨研究。很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高压氧对脑部疾病,特别是血管性及损伤性脑部疾病,具有良好效果[3]。本文报导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对两组17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论断。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发生程度不同的出血或坏死,细胞膜破坏,神经受损,导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酸中毒及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并形成恶性循环[4]。在此过程中,其中心环节是缺氧。脑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耗氧量最多、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缺氧时间越长,脑损害越重,预后越差[5]。高压氧可迅速纠正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切断由于缺氧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在高压氧环境中,动脉血氧分压增加10多倍,血氧弥散力亦明显增大,血氧含量、脑组织细胞间液及脑脊液的氧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氧供增多,使细胞内很多酶的活性恢复,并由此导致受损的脑组织中有氧氧化恢复,无氧酵解减弱,能量产生增多,酸性代谢产物减少,细胞膜通透性改善,膜上离子泵功能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恢复正常水平,细胞内Ca2+超载减轻、消失,从根本上解除了细胞内和细胞外水肿[6],对细胞的恢复非常有利。

      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颅内血管容积缩小,颈动脉和脑血流量显著减少,促使脑水肿消退,颅内压降低。与此同时,椎动脉血流量却增多,使脑干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血氧供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这就加速了脑干损伤的修复,使网状结构的功能增强,未完全变性及坏死的神经组织有可能逆转复活[7],从而有利于患者意识恢复和清醒。应用脑活素等药物治疗颅脑损伤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它可激活脑细胞,改善供血及脑代谢。高压氧和药物,两者的作用均为修复脑缺氧组织,促进神经机能恢复,功能训练可刺激本体感受器,引起反射冲动,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及代偿机制,使部分瘫痪机群功能得到重建,并可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防止韧带、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的发生。以上三者综合治疗可促进脑组织修复的同时促进瘫痪肌体功能的恢复,其有效率91.5%,与对照组的有效率65.7%,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由此可见,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可促进患者清醒、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可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致残率显著降低。笔者认为,高压氧、药物及功能训练三者综合治疗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较有效的方案,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应及早行高压氧治疗,并辅以功能训练,是提高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薛庆澄主编.神经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4.

      [2] 刘敬业,只达石,靳永恒,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53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3):141.

      [3] 王 强,王湘渝,张香菊,等.高压氧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脑损伤和脑水肿的影响.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6,3:134.

      [4] 李光勤,田作喜.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外伤60例的疗效.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7,4(4):244.

      [5] 吴恒冠.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40例疗效观察.高压氧医学杂志,1994,3(2):88.

      [6] 高春锦,杨捷云.实用高压氧学[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23.

      [7] 李锦平,贾保祥.脑干损伤的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医学杂志,1996,5(1):22.

    ↑上一篇: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外科治疗策略
    ↓下一篇:显微镜下经侧裂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