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10-11  浏览次数:1964次

    鼻咽癌在我国东南地区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被证实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衣壳抗原(EB virus capsid antigen,VCA)等。大量文献报道,联合检测EBV-VCA-IgA,EBV-EA-坛A抗体水平对鼻咽癌具有诊断意义川o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于染色体内。随着PCR技术的推广,血浆中EBV-DNA水平检测也广泛运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和临床分期等。

    本研究通过检测上述3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对鼻咽癌放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判断进行探讨。从结果观察到,放疗前后EBV-VCA-坛A,EBV-EA-址A阳性率变化无明显差异,提示此两项阳性率指标对疗效观察不敏感,可能是由于两种抗体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即使体内EBV清除后,仍有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浓度,因此发生质变即转阴仍不明显。但其阳性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有较明显下降,此与曾希等川的研究结果相似。可间接提示,随着治疗进行与病灶的缩小,EB病毒EBV-VCA-址A,EBV-EA-IgA抗体滴度逐渐下降,有着量变的过程,也间接提示EB病毒EBV-VCA-IgA,EBV-EA-IgA与治疗过程呈一定相关性。

    从结果观察到,EBV-DNA治疗前后阳性率有明显变化,提示该指标对疗效观察敏感。本实验中,经过治疗,EBV-DNA阳性率由78.9%转为14.500,迅速转阴,提示随着治疗肿瘤缩小及清除,EB病毒也随之清除,体现在EBV-DNA水平迅速下降转阴,故EBV-DNA对监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存在价值。

    64例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准确率为84.200,提示其不失为一个判断疗效及肿瘤进展情况较可靠的指标。11例放疗后阳性患者中被证实为复发及转移者10例,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故放疗后仍为阳性者提示肿瘤进展可能性极大,预后不良。应该进行更全面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可缩短随访的间隔时间,进行更加密切的随访。65例阴性患者中有11例肿瘤进展,阴性预测值为83.100,提示放疗后转阴患者仍有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可能,仍需定期随访,以防止漏诊。鼻咽癌临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分子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和临床进展有明显相关性川。通过检测治疗前后EBV-DNA水平发现,预后越差者其EBV-DNA水平越高。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可以准确反应肿瘤负荷L6,并随着肿瘤的清除而迅速下降至检测极限值以下。因此,从理论上讲鼻咽癌治疗后血浆中检测出EBV-DNA提示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本次研究结果与此相符。

    总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血浆EBV-DNA是监测肿瘤进展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早期诊断复发和转移,并采取临床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潘孝彰.新发传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61.

    [2]季明芳,郭嫒卿,粱锦胜.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VCA/IgA和EA/IgA滴度动态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3,(03):243-245.doi:10.3760/j.issn:0253-3766.2003.03.010.

    [3]陈云,刘根焰,姚堃.定量检测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体对EB病毒相关鼻咽癌的诊断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1638-1642.

    [4]曾希,曾颖,王承龙.3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B病毒VCA-IgA跟踪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1):62-64.doi:10.3969/j.issn.2095-1116.2010.01.018.

    [5]胡春卉,李山.EB病毒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0,(01):78-80.

    [6]Lin JC,Wang WY,Chen KY.Quantification of plasma Epstein-Burr virus DNA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moma[J].N Engl 1 J med,2004,(24):2461-2470.

    [7]Lo YM,Leung SF,Chan LYS.Kinetics of plasma Epstein-Barrvirus DNA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Cancer Research,2000,(09):2351-2355.

    ↑上一篇: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探讨急性鼻窦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